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掀开了中国互联网的第一页,它是中国互联网的先驱与开拓者。一起来听海交通大学教授汪为农,讲述他与CERNET的那些故事。...
汪为农,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曾任CERNET华东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CNGI-CERNET2上海-上海交通大学主节点主任、上海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SHERNET专家组组长等职。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起步于1994年,建立初期带宽仅有64K,后来逐步发展为512K、2M、4M,有了自己的光纤以后,才有了千兆、10G,直到今天的100G。CERNET经历了网络技术发展的每一个过程。虽然当时网络架构比较简单、带宽也比较低,但是它率先实现了中国互联网零的突破。在此前,国内还没有一个跨省市的、全国意义上的互联网,CERNET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并积极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CERNET在起步的时候只有8个节点、10所高校。以最初的8个节点为中心,CERNET建立了8个地区网,每个地区网包含了3-4个省份,把CERNET主干网延伸到了全国大部分省份,推动了主要省份城市的网络发展。汪为农老师对当时搞得比较好的河南、江苏和上海记忆犹新。就这样,CERNET主干网带动了地区网的发展,地区网又促进了各省网络的发展。
在CERNET的带动下,各个学校不甘落后,掀起了校园网建设的高潮。国内外的校际互访从参观图书馆,变成了参观高校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中心。学校的信息中心成为了衡量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家看到了网络在未来教学、科研、管理的发展前景,很快从满足校内师生访问互联网资源,发展到将网络与学校数字化教育和管理整合在一起,掀起了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另一个高潮。
2001年,国家筹措了9亿专项资金对西部教育进行扶持,由教育部领导牵头、CERNET承担了全部技术支撑。CERNET专家委员会分工协作、全程参加了西部高校的校园网方案设计、技术咨询、方案审核、项目实施督察、验收和技术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为了更好地扶持少数民族高校,教育部在对校园网方案评估投资金额时特别对少数民族学校进行了较大的倾斜。
汪老师当时分工负责宁夏和青海,他带领团队实地考察了当地的一些高校,受到很大震撼。在东部如火如荼大搞校园网的时候,西部高校却悄无声息、无网可上。学校的机房就是把全校的计算机集中在一起,用的计算机都是386、486,由沿海发达地区的学校淘汰后捐赠而来,和东部高校的情况相比真是催人泪下。在这种情况下,“西部工程”提供的经费和CERNET提供的技术支撑更加弥足珍贵,西部高校从此拥有了自己的校园网,迈进了互联网的世界。
说到IPv6,CERNET不愧是中国IPv6网络建设和技术创新发展的先锋,是国内IPv6最积极的推动者。1998年IPv6在美国出现,同年清华大学就建立了IPv6实验床,开始了IPv6的应用实验。2002年,在中日合作项目4亿日元资金的支持下,CERNET建立了包含北京、上海、广州3个节点在内的、跨全国的纯IPv6网络,开启了纯IPv6网络的起步。2003年CNGI一期工程启动, CERNET通过CNGI一期工程建立了全球第一个纯IPv6网CERNET2,当时有25个节点,这些节点的高校率先享受了纯IPv6免费上网的优惠。2017年CNGI二期工程启动。目前CERNET2已拥有41个节点,实现了独立的100G主干网。除此之外,CERNET在IPv6技术创新与发展方面,也有两项杰出的重大贡献——源地址认证技术和IVI技术,可谓是一马当先。更多精彩内容值得一看。
#扫码无需登录即可观看视频#
“一马当先,积极推进 IPv6”
主讲人 : 汪为农
课程平台介绍:
下一代互联网创新基地 CERPARK,制作推广IPv6原创视频课程,汇集行业优质视频学习资源,助力 IPv6技术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
下一代互联网系列课程由CERPARK邀请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专家、及下一代互联网科技领域的开拓实践者策划并录制,已发布课程包括:《网络体系结构》、《IPv6基础知识》、《IPv6过渡技术》、《IPv6 socket编程》、《IPv6路由安全》、《IPv6部署方法》、《IPv6地址结构一》、《IPv6地址结构二》、《IPv6双栈技术部署与运维方法》、《IPv6物联网设计》、《6LoWPAN技术》、《全球教育无线漫游服务eduroam》、《网络功能虚拟化》,涵盖IPv6原理、过渡技术、应用、安全、运维管理及典型应用场景六大方面,是集系统性与权威性为一体的下一代互联网系列课程。
课程官网:创课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