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高教研究》刊发了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等人的文章《探索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此文也是清华大学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成果之一。现刊登全文,以飨读者。探索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引言 人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一资源。...
编者按
近日,《中国高教研究》刊发了清华大学校长王希勤等人的文章《探索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此文也是清华大学第26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成果之一。现刊登全文,以飨读者。
探索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
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为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
国际大学人才培养典型模式:
四象限模型构建
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将高等教育的合法性认同分为两个途径:认识论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政治论则相信研究深奥知识是因为它对国家具有深远的影响。由此产生了强调研究与知识创造的学科导向与强调应用性、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专业导向两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分野。此外,高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亦被划分为本科生及研究生两个阶段。通常认为强调应用性的专业教育多面向的是社会大众需求的本专科层次教育,而强调研究和知识创造的学科教育则更多地面向研究生层次。但实际上,西方传统大学的本科教育强调通识教育和发展“整全人”为目标,同时研究生层次亦有强调专业性和创新性的培养模式。由此,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应是强调专业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和强调学科知识创造的研究生教育两种,而应沿着“学科/专业”和“本科生/研究生”两个二分维度进一步划分为四种模式。我们构建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四象限模型如图1所示。
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之处
(一)美国高等教育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美国研究生教育坚持“实用、创新”的理念,注重人才市场发展的趋势,满足国家、社会需求,不断创新,探索新知识、发现新领域。其研究生教育不只是为学术生涯做准备,而且在研究生教育中纳入实用的技能训练,既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也提高研究生教育的社会适应性,为学生在高等教育系统外部的就业做准备。它的优势在于,其一,兼顾科学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注重培养科研创新与服务社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其二,将社会和产业界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起点,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直接提供了大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并且能够加快研究成果的转化效率,激发创新活力。
然而,对于大学而言,保持教学和科研自治与为社会服务之间始终难以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虽然满足社会的即时需求可能有它的直接重要性,但对基础知识和认识能力的探求则是一个更为重要的目标。”当研究生教育越来越强调与社会和市场的联系,强调对社会问题做出反应,其可能会抛弃对于保持其独特地位至关重要的自治传统,被来自外部功利性的资助和与此相关的任务所裹挟,在人才培养上更加注重外部的功利性指标,在专业设置上更多倚赖社会需求而非教育规律等,从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以及大学独特地位丧失等问题。
(二)德国高等教育模式的优势和劣势
德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处在世界前列。在洪堡理念的影响下,学术自由、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等大学理念,成为贯穿研究生教育的主线。德国的研究生教育是典型的学徒式教育方式,主要通过讲座和研究所为载体来开展的。研究生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其重点是将其作为单独的个体,鼓励其开展独立的科学研究,并分担相应的科研任务。在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的理念下,研究生往往需要通过担任助研和助教工作来获得资助,这也成为其开展科研实践,拓展和深化科学知识的重要方式。这种教育模式的好处是有助于培养具有独立能力和自主创新潜质的合格研究者。
其不足之处在于,德国的研究生教育大多没有经过系统规划和设计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因而,对于德国的研究生教育而言,虽然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强化,但系统化的学习处于无组织的状态。此外,“德国研究生教育奉行单层结构,第一个主要学位以后的教育很少得到正式的界定与资助,使研究生教育成为一个高成本的系统;同时,这种单层结构也不利于国际上的学位互认。”
(三)英国高等教育模式优势和劣势
一方面,诚如美国学者弗莱克斯纳所指出,“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在本科生与导师之间确立的人际关系,尽管可能存在种种个人的局限性,却是世界上最有效的教学关系。课堂教学的稀少,师生间每周的面谈,有时延伸至漫长假期的非正式关系,促使学生独立自主也使他直接受到教师的影响。”寄宿学院制和导师制为培养本科生的研究创新能力和理智训练提供了制度保障。学院的生活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使他们获得了知识,提高了学术修养,也使其在无形之中深受绅士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影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英国坚持博雅教育,以知识驱动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在扭转本科教育变成纯粹的“知识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的不良倾向上有重要作用。
当然,英国的这种固守古典的教育模式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受传统培养学术精英型人才教育思想的影响,学校重纯粹知识的积累,而忽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得学生的就业准备和从事专业领域工作的胜任力不足。其次,古典大学表现出保守性和滞后性,其一度无视科学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直接导致了科技教育的裹足不前。也因此,这类大学在当时并未承担起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足够的各类专业人才的责任。
(四)苏联高等教育模式优势和劣势
在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制下,苏联的高等教育形成了一整套计划体制,其特点就是根据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学校和学科布局、人才培养的数量和种类、人才的分配和使用等进行有计划的发展。这种人才培养体系的运行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调拨大量人、财、物资源,迅速解决人才短缺问题。在当时,教育系统培养了大批对工业部门具有决定意义的专门人才,充分适应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苏联专门人才培养工作的计划性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僵化而缺乏弹性和活力,缺乏长效良性发展运行的机制。具体而言,其一,制定的计划必须严格和准确执行,任何偏离计划指标的现象,都可能导致培养计划的紊乱和人才储备的失调,因此,其难以灵活适应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形势。其二,精细的计划造成人才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狭窄。这些人才可能是某些具体领域的专家,但对交叉学科缺乏必要的了解,限制了其更多创造的可能性。随着集约化生产的发展,这些高级专门人才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其三,严格的计划妨碍了专门人才个性的充分发展,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从进校起就预先决定了将来的工作,而没有根据兴趣和特长选择方向的机会,目的在于严格做到学用一致。总之,苏联的高等教育所采取的发展模式完全服从于国内经济形势和政治需要,较少考虑科技和教育本身发展规律。高度计划性在经济粗放发展的情况下,基本能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一致;但在社会发展愈加复杂化的情况下,计划性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清华大学学科布局和
人才培养融通战略暨政策建议
当下,全球高等教育版图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大学需要站在全球视角和世界地图前思考办学定位。我们应该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部署,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积极探索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的大学办学模式;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以富于实事求是精神的中国话语体系,进一步构建代表世界进步主流的中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说,清华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国家和民族奋进之中,发展于国家和民族振兴之时。清华人始终铭记“一国之大学,当有其对于一国之任务;一代之大学,当有其处于一代之特点。”在110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清华大学深深扎根中国大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培养了大批堪当大任的杰出英才。同时,清华大学开创了“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的办学风格。回首110多年发展历程,清华大学不断吸纳国际顶尖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美国的创新型大学、德国的研究型大学、英国的文理书院和苏联的职业型大学,目前在清华的办学理念、办学风格、教学单位和科研过程中均有呈现。但长期以来,因为缺少对各类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脉络深层探讨与分析,对其优劣之处也缺乏理性的审慎和反思,使得各种人才培养模式之间是割裂而非统一的,也不能很好地融通和服务于清华整体人才培养战略。有鉴于此,我们扎根于清华具体的教育培养实践,对不同的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给予批判性思考和理性借鉴,最终在立足本土实践、放眼国际的基础上提出具有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社会主义大学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暨清华大学学科布局和人才培养战略模型。(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