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钦太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 教育信息化是驱动教育创新发展、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高等教育信息化承担着理论创新、技术开拓和产业培育的重要使命。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发展周期已经拉开帷幕,各高校陆续启动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日益成为...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成员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指导专委会主任委员
教育信息化是驱动教育创新发展、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高等教育信息化承担着理论创新、技术开拓和产业培育的重要使命。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发展周期已经拉开帷幕,各高校陆续启动未来五年信息化发展规划,教育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日益成为新时代高校发展的竞争力和增长极。
在这个信息化即将迈入发展“深水区”的关键时间节点,我们有必要认真总结高校信息化的发展经验,厘清思路,补齐短板,以全局视野和创新思维找准未来发展方向,科学谋划“十四五”高校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融合创新强力驱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高校信息化发展阶段与情况
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历经时代雕琢、技术淬炼,从“九五”起步,历经“十五”、“十一五”以校园网建设为主的基础条件建设阶段;“十二五”以硬件资源支撑保障和数字校园建设为主的业务支撑阶段;“十三五”以数据应用和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主的智慧校园业务融合阶段,基本实现了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发展转型。
从趋势来看,“十四五”高校信息化建设将进入驱动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驱动阶段。
筑基础:夯实信息化设施建设
高校信息化发展以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起点和先决条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启动建设,带动了高校大规模推进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高校相继成立了信息化技术部门,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
经过多年积累,我国高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完善,信息化基础支撑体系逐渐成熟,校园网接入实现了统一化、无线化和泛在化,硬件资源实现了统筹化、平台化和按需分配,为高校信息化的全面应用和融合创新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抓应用:推进数字校园建设
跨入新世纪,高校对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需求越发强烈,信息化建设重点逐渐从硬件建设转向软件应用,进入以业务系统为特征的数字校园建设阶段。
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各高校建设了大批业务管理系统。基于对各业务系统入口整合的考虑,高校陆续推进以“三大平台”建设为特征的数字校园建设,信息化整体应用思维开始萌芽。
回顾过去,数字校园对学校推广信息化应用、提升信息化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数字校园仍没有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业务系统各自为政,应用条块化分割现象突出,产生了“信息孤岛”和“数据鸿沟”等问题,纯粹的业务支撑并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效能。
促融合:开启智慧校园新征程
面对数字校园发展阶段的问题,高校加快推进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型升级,从以“部门职能”为核心的管理思维、局部思维转变为以“全局治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服务思维、全局思维,高校信息化逐步向共性能力平台化、应用开发弹性化发展。
从“十三五”阶段开始,各高校纷纷推进数据治理,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制定数据标准体系,梳理各业务数据,打破部门壁垒,实现全局数据汇聚共享。
同时,基于全局与服务视角,从信息化逻辑上对管理与服务进行有效切割,建设了一系列具备共性能力的信息化“中台”服务平台,包括网上办事大厅、组织架构平台、身份权限管理平台,公共消息组件等,为信息化融合创新赋予新的能力、创造新的空间。
进入“十四五”,高校信息化将以搭建完善、丰富而智能的信息化共性能力平台为抓手,形成兼具业务柔性和发展弹性的信息化应用建设模式,不断拓展学校各项工作的覆盖面和融合度,不断优化学校治理模式,高校信息化进入驱动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创新驱动“发展深水区”。
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的短板与存在问题
高校信息化从蹒跚起步到步入正轨,虽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土壤,但仍然存在不少“短板”,导致信息化发展潜力未能得到充分释放,难以强力驱动未来高校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
顶层设计不高,统筹监督不够
第一,信息化战略地位不高,许多高校未能充分认识和把握信息化在学校整体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信息化顶层设计过程中,对信息化与学校战略发展全面融合的整体谋划研究不足,缺乏对未来技术进步和信息化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和准确把握,导致信息化发展规划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无法发挥引擎驱动作用。
第二,高校传统组织体系中,信息化部门属于教辅单位,缺乏主动参与学校核心工作的机会,无法第一时间从信息化视角把握学校整体发展需求;兼具信息化管理规划和统筹协调能力的领军人才缺乏,导致信息化工作推进执行力缺失的现象比较普遍。
第三,高校信息化技术部门“全包全揽”、“自娱自乐”的现象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导致信息化整体应用效能低下。高校内部对信息化发展方向和驱动作用认识不统一,职能部门和学院对信息化理解程度和支持态度参差不齐,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协作氛围。
第四,对比国外名校在孕育信息技术和信息化产业方面的创新源头作用,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与学校的信息技术相关学科建设及科学研究的关联性较弱,科研创新优势没有充分释放,导致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多依赖技术输入,鲜见原创性、突破性的技术产出和成果转化,在培育壮大我国教育信息化产业上乏善可陈。
第五,高校信息化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监督机制和效果评价体系,导致高校信息化发展还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容易游离于学校的核心工作之外。部分高校陷入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又退回来循环往复的尴尬境地,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管理服务不分,服务质量不佳
第一,当前高校信息化条块化、烟囱式的传统管理模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信息化未能有效扩宽管理视野、打通管理边界,距离系统性全局性科学治理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
第二,高校信息化服务供给仍难以适应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管理服务一把抓”、“重管理、轻服务”的问题仍然存在。高校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和服务供给能力,与社会信息化环境的进步幅度和专业化程度相比仍然比较滞后。
第三,高校信息化服务整合力度不强,网上办事大厅、自助打印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展时间短、提供的服务流程覆盖面有限,数据治理成果在信息化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还有待挖掘。大量信息化服务仍依附于孤立的业务管理系统,造成服务线条冲突、服务效果不优等困局。
第四,高校信息化建设模式和技术架构多元化,尚未形成校际发展联合体,导致目前各高校信息化服务没有统一标准。高校信息化服务与外部信息化服务的融合能力较弱、服务体验差异化较为严重,用户在适应高校自建信息化服务过程中往往需要付出较大学习成本,影响信息化应用效果。
融合程度不深,驱动作用不强
第一,由于信息化全局层面统筹能力的缺乏,使得信息化不能及时有效地融入到学校各项核心工作中,难以发挥信息化资源汇聚、流程优化、效率提升和放大的作用,整体应用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高校基于自身特色化、内涵式发展的信息化内在驱动和主动思考不足,难以汇聚优势、凝练特色。
第二,信息化数据治理与综合应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服务等工作在高校人力资源、评价体系、资源分配等层面的改革具有明显的驱动作用,但从目前发展水平而言,高校信息化未能跟上高校发展改革总体趋势的步伐,对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的驱动作用还有待加强。
保障措施不力,发展后劲不足
第一,我国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总体规模较小,且结构存在缺陷,普遍缺少领军人物和开发人才,信息化全面深化应用、持续优化服务的力量薄弱、后劲不足。
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由于信息化工作定位不高、职称晋升困难、薪酬待遇不具竞争力等因素限制,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难度较大,面临人才引进困难、培养效果不佳等诸多情况。
第二,高校信息化发展资金的投入差距较大,大部分高校现有投入力度不足。部分高校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均衡,波动幅度过大,这给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和平稳推进造成极大困难,严重制约了高校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高校在教育理论、信息技术学科和研究方面较之其他行业具有明显的知识创新和智力传承优势,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自主研发了具有创新性、可复制推广的信息化应用,但由于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缺乏有效渠道,这些应用很难在其他高校实现产品化推广,阻碍了信息化成果共享和产业培育发展的进程。
“十四五”高校信息化发展思考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对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与日俱增,信息化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与挑战。高校信息化发展要有的放矢,在解决信息化“短板”问题上重点发力,以全局谋划长远,以创新驱动发展,让信息化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转变发展思维
1.以全局思维谋划长远:信息化建设应实施“四个转变”
从信息化分割分散转变为信息化全局统筹。高校信息化发展需要改变以部门职能分割业务流程、管理“条块状”现象,要以信息化统筹全局,科学谋划网信事业的长远发展,打造信息化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一盘棋”格局,全面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从信息化有限应用转变为信息化全面渗透。高校信息化发展应该从边缘全面渗透至教学、科研、财务、行政、安防等核心工作,从底层打通各项应用,构建全方位、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从外延到内涵,使信息化真正与学校的发展融为一体。
从信息化基础保障转变为信息化应用驱动。高校信息化发展应该从提供网络保障、平台资源、一卡通服务等基础保障与服务转变为驱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等工作的全局发展,使信息化成为新时期推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信息化孤军作战转变为与研究创新有效衔接。高校信息化发展应充分释放学校在信息化相关领域的学科和科研优势,有意识地把信息化作为学校理论与技术创新的试验田,促进信息化成果培育转化,助力国家信息化产业的发展。
2.以创新理念驱动发展:信息化发展要强化“四个驱动”
驱动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构建常态化、混合式教学支撑环境,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学术研究;建设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中心,为师生提供优质信息化教学服务,推动教学协作共同体的形成;营造信息化教学文化,厚植教育信息化土壤,有效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驱动高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一体化、移动化和智能化变革。主动发现、整合与汇聚师生信息化应用服务需求,构建信息化综合服务、微服务、智能服务等“一站式”校园服务平台;在服务中优化工作流程,信息化服务不但要“做加法”,还要擅长“做减法”,以平台化、极简化、智能化思维指导高校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
驱动高校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推动学校管理和服务的逻辑切割,促进管理的后台化、专业化和服务的公开化、平台化进程。以个人数据为基本单元和服务起点,系统梳理和汇集学校各领域数据,突破和补齐重点领域数据,为高校学科优化、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绩效考核等重要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支持,以数据为核心驱动高校治理方式变革和治理能力提升。
驱动高校学科融合、科研创新与产业发展。信息化要主动对接学科研究、发展需求,积极融入学科建设和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聚焦关键科研信息化软件和研发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成果转化渠道的建立,鼓励新技术、新产品的成果转化,深入推进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壮大。
明确发展路径
1.加强信息化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切实提高信息化战略地位
进一步强化信息化顶层设计,从高校核心工作出发,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智慧,研究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整体框架体系,为高校发展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和驱动力。
做好信息化演进路径的研究,在顶层设计中预留足够的迭代空间,让规划设计能充分适应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
进一步凸显信息化在高校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全面加强信息化的全局统筹协调能力,为信息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2.推进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持续优化网络与信息化服务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应长期成为高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新基建”概念的提出,信息化基础设施进入升级换代的关键期,必须加快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IPv6、5G等技术,打造高便捷性、高稳定性、高安全性的网络与信息化服务环境。
进一步降低系统平台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平台的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和易扩展性,让信息化更加适应紧急和突发事件,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和水平。
3.发挥信息化创新驱动作用,推动信息化与高校发展的全面融合
信息化应成为新时期高校改革创新的催化剂,要进一步推动信息化融入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等各项核心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创新驱动作用,加快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推动科研创新与学科发展、提升高校现代化治理水平与公共服务质量。
鼓励信息化研发与创新,为信息化与各领域的融合创新提供研发基地,激发研发热情与创新活力,推动融合创新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
4.鼓励多方参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信息化发展与评价体系
多元主体参与在高校信息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要扩大信息化建设的参与主体,引导各职能部门、师生团体、互联网企业等积极参与高校信息化建设,汇聚多方力量形成合力,营造良性互动共融的信息化多方参与生态。
在多元主体参与基础上,构建信息化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对信息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服务的全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广泛征集多方意见和建议,持续提升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效益。
5.打造高校信息化协同发展共同体,推动共性与个性同步发展
突破信息化校园围墙,构建高校信息化协同发展共同体,推动信息化新技术、新产品的开放及推广,共享具有“共性”特征的信息化发展成果。
进一步发挥高校“个性”优势,注重培育自身信息化发展特色,结合学校定位及发展需求,汇聚优势、凝练特色,推动具有鲜明个性的信息化技术或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形成信息化工作亮点与特色,打造高校信息化品牌。强化信息化应用与产品输出能力,培育壮大教育信息化产业。
6.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壮大信息化支撑团队力量
多举措推进高校信息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探索CIO机制,构建能够深度参与学校信息化规划、设计、协调和推进的人才队伍;打造一支信息化大服务团队,充分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流程,形成完善的用户服务对接体系;强化人才队伍的自身造血功能,推动信息技术、平台和产品的应用推广与成果转化,以产品转化效益壮大信息化团队力量,形成“以信息化技术养信息化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