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到打歌场,又打歌来又学法,朋友小伴在一起,麻将三公干不得;打架斗殴千万你莫干,干了你就后悔一辈子;喝了小酒么不开车,酒后开车小心去坐牢……”这是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苍漾法治文化公园彝族打歌队队长韦述燕编唱的一段普法彝族打歌调。

当地群众在漾濞县苍漾法治文化公园打歌

晚上七点半,在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苍漾法治文化公园,数百名身着民族服饰、戴着“普法宣传服务队”绶带的当地群众,按照顿足而歌、踏足而舞的节奏,唱着彝族打歌调,一圈一圈地围着熊熊燃烧的火塘打歌,以唱的形式宣传着法律小知识。

法治兴,乡村兴。法治是乡村治理的前提和保障。跟随司法部“2023年法治乡村基层行”采访团,我们来到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从打歌普法“声”入民心,到打造“一地一品百花齐放”的普法阵地群,再到群众身边的法律“活字典”和“一站式”多元解纷让服务“零距离”……乡村治理效能在法治力量助推下不断提升,在探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书写“大理实践”。

唱好“可听”法治旋律

打歌普法“声”入民心

云南漾濞县内居住着彝、傈僳、白、回等16个少数民族,“打歌”这种群众性娱乐方式,在漾濞县内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可谓是“彝山处处是舞场,彝乡寨寨有歌手”。

为更加有效的让普法在少数民族聚集区域跑出“加速度”,漾濞县司法局选择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打歌普法”形式,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改编成不同的山歌,通过成立的66支打歌普法队,在传统节日及群众聚集的场合开展打歌普法宣传,实现9个乡镇65个村1个社区全覆盖。

“像上面的普法歌曲,我们已经创作了200多首。另外,县司法局还组织我们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用打歌代替课间跳操,编写了50多页的讲义,把彝族文化和普法知识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中,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自觉养成尊法守法用法的行为习惯。”漾濞县彝族打歌队队长韦述燕说。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漾濞县司法局广泛走访群众,通过把脉群众“普法需求”,开展“订单式”普法,努力做到哪类问题多发就多普什么、群众想了解什么就宣传什么,达到“双向互动”,真正让普法山歌唱的更加“响亮”。

“我希望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活动能够持续下去!作为一名汉族,我只是把打歌当做一种放松身心的娱乐活动,经过普法和打歌的结合,不仅学习了法律知识,还将生活中实用的法律法规专门进行编写,提高了我的法律意识,逐渐成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人。”人民街社区居民刘秀恩说。

据了解,漾濞县规模性的6个文化广场已开展普法打歌700多场次,带动全民参与普法工作5万多人次。全县38所小学将课间打歌普法列为课间操项目,共开展课间打歌普法2280场次。“彝语普法村村讲,普法山歌处处唱”的良好局面不断形成。

虽然“打歌普法”能快速便捷地让群众了解法律知识,但如何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学习?答案是:打造“一地一品百花齐放”的普法阵地群。

建好“可观”普法阵地

特色法治文化阵地“百花齐放”

走进祥云县刘厂镇王家庄社区,沿着硬化的村组道路,循着歌声便来到了民族团结广场,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祥云花灯说普法”的活动。

“祥云花灯”是云南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花灯曲调的表现形式开展普法活动在当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表演的民族团结广场则是为了纪念云南籍第一位中共党员王复生烈士、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王德三烈士、社会主义青年团员王馨廷烈士兄弟三人为中共早期革命及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而建设的。

祥云“红色传承”教学基地

“红色是王家庄的宝贵底色,依托王家庄烈士故居建成的祥云‘红色传承’教学基地就在广场旁,基地充分挖掘红色基因孕育的民主法治元素,实现红色文化和法治文化同频共振、红色教育和法制宣传教育有效融合。”祥云县“红色传承”教学基地管理中心主任陈云华介绍。

除了以革命先烈家族的良好家风为标杆,王家庄社区还充分挖掘“王胡朱张”四姓“以水为缘”制定水规和谐共处的治理内涵,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打造法治长廊、法治广场、家风家训广场,把社会综合治理内容融入公共文化广场建设。

王家庄社区家风家训文化主题广场

2020年王家庄社区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2021年社区党总支被表彰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被评为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

“通过打造法治长廊、法治广场、家风家训广场,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就能观看学习到一些法律小知识,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祥云县司法局局长史纯荣说。

据了解,大理州共有县级、乡镇(街道)、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66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14个。同时,2023年内将完成3个特色法治文化阵地、9个乡镇(街道)法治文化阵地省级示范项目和8个省级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项目建设,“一地一品百花齐放”的普法阵地群已成为大理法治宣传教育的一张靓丽名片。

虽然群众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一遇到事就犯了难,这就需要在群众中打造一支永不走的普法队伍——“法律明白人”。

打造“可触”法律“活字典”

“法律明白人”成为法治乡村建设“主力军”

走进漾濞县苍山西镇光明村,顺着核桃树下挂着的指示牌,进入一处农家乐,“李斌法律明白人工作室”便出现在眼前。木制结构的平房里,墙上贴着规范的工作职责、挂着法律明白人的专属公文包、蓝色小马甲,一张四方桌摆放着工作日志、民法典、法律明白人手册等书籍。

李斌法律明白人工作室

这个开在农家乐里的“工作室”由县司法局配备办公桌椅、法律用书、标识标牌等相应的设施设备,依托人民调解室、个人调解室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多室合一、一室多用,成为李斌宣传法律法规、调节矛盾纠纷等的“最佳阵地”。

1988年出生的李斌在当“法律明白人”之前,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因工作需要便自学民法典的相关内容,村里人遇到什么事都喜欢向他咨询。2022年,他被选聘为“法律明白人”,还是该村党总支第一支部书记兼大坪地村民小组长。

“阿斌是我们村的‘法律明白人’,以前村里遇到矛盾都靠吵架干仗,如今‘法律明白人’就在我们身边,伸手就能触摸到,遇到问题都来找他帮忙,他一讲感觉一下就明白了。”大坪地村民说道。

有一次,村民张英(化名)火急火燎地来找李斌,说是儿子、儿媳拿走了她的社保卡并偷偷取出了养老金。李斌了解情况后立马找到老人的儿子、儿媳,向他们讲解民法典中关于赡养老人的法律法规。儿子、儿媳在听后表示以前不懂法,差点犯了大错,当场就把社保卡和取来的养老金还给了老人,并表示以后一定会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

在村里,村民经常因宅基地界址和农村建房引发邻里纠纷。本来是表亲戚的两家人一墙之隔,因建房导致两家人的房子一高一矮,下雨时高的房子的滴水便滴到矮的这间上,从而发生滴水排污争纷,两家人因此产生矛盾。李斌在调解中,给双方讲解民法典中相邻关系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引用“六尺巷”的典故,最终两家人心平气和,互相作出让步,各让60公分,最终握手言和。

李斌正在调解滴水矛盾

从事“法律明白人”工作以来,李斌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三熟”优势,围绕群众最关心的婚姻家庭、网络电信诈骗、危险驾驶等热点问题,用易于理解的“大白话”普法,以身边真实发生的案例释法,把法治宣传教育“触角”延伸到村居。共调解各种矛盾纠纷15件,参与法治宣传16场次,引导法律服务5次。

“接下来,我将积极参加法律培训,依托‘法宣在线’平台,通过自主学习和法律咨询,提升个人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能力,成为群众身边的法律‘活字典’,帮助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李斌说。

据云南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处长陈迤权介绍,大理州已完成全州两批280个“法律明白人”工作室的命名挂牌,共选聘、培训村(社区)“法律明白人”7669名,每个村(社区)保持至少有5名“法律明白人”,已实现村(居)民小组“法律明白人”全覆盖,累计参与法治宣传2.1万余场次,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65万余件次。

“法律明白人”能充分发挥法律在民族治理中的作用,但如何确保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司法标准统一?这就需要发挥“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书写“可感”公平正义

“一站式”多元解纷让服务“零距离”

在大理州,“金花”是对当地白族妇女的美称。“有矛盾,找胖金花。”这句话在大理市大理镇五华社区口口相传。她就是五华社区调解委员会主任、“金花调解室”的李雪娟。

五华社区位于大理古城南大门,管辖有“三路两巷一街一坊”,有回、汉、白等13个民族,社区常住居民多、人员流动性大、矛盾类型多样,如何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俗话说“人熟是一宝”,作为多年在社区工作的“老大姐”,矛盾纠纷在她的调解下,双方常常“化敌为友”。为充分发挥女性的优势和特点,加强妇女“法律明白人”培养,2022年经社区推荐培训,李雪娟被选聘为“法律明白人”。

“对社区基层矛盾掐得准脉、找得到根、摸得着门,把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将法理融于人情,当地居民、流动人口以及经营商户都对她都十分信服。”这是五华社区“法律明白人”李江对李雪娟的评价。

今年5月30日,房东丁女士在合同到期前,因租金问题不愿意租给母先生,在未告知母先生的情况下将商铺承租给租金更高的王先生。母先生知道后和丁女士产生了纠纷,丁女士便强行将铺面进行上锁,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母先生便找到了社区李雪娟请求调解。

李雪娟经过调查了解后,分别与当事三方进行普法,向丁女士指出,承租合同6月底到期合同条款内有一条为同等条件下乙方母先生享有优先承租权。并告知王先生这样哄抬物价存在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违法行为。

6月14日,为了帮助三方达成调解协议,李雪娟邀请大理镇中和法庭庭长、五华社区普法工作队队长杨建华下沉到五华社区,对当事三方进行《民法典》房屋租赁合同相关条款进行普法。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认定王先生与丁女士所签合同无效,母先生支付7至8月2个月房租15万,到期之后再协定签订下年合同事宜。

李雪娟和中和法庭庭长、五华社区普法工作队队长杨建华一起普法

“还以为自己是外地人,社区会胳膊肘往里拐,谢谢你们用实际证明,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区调解帮理不帮亲,公正公平!”母先生事后对李雪娟说道。

依托“金花调解室”,大理市积极探索“金花+N”一站式解纷模式,特邀法律工作者、人民调解员、行业调解员、人大代表、乡贤等“特邀调解员”加入溯源治理、多元解纷“朋友圈”,共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一站解纷、案结事了。多年来,金花调解室成功调解各类纠纷300余起,调解率达100%

截至目前,大理州实现州县乡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全覆盖,有1376个人民调解委员会,17953名人民调解员,案件调解成功率在96%以上。走出了一条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和情理感化融为一体的民族地区多元解纷工作新路子。

法治旋律可听、普法阵地可观、法律“活字典”可触、公平正义可感……大理州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满足人民群众法治需求作为法治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当地文化特点和少数民族特色,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途径新模式,绘就了景美人和、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善治新画卷。

(中国长安网 李笑颖)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