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掼蛋扑克的玩法和规则】掼蛋,一种从“跑得快”和“八十分”演化而来的升级类纸牌游戏,在这两年快速完成了“升级”,从民间牌桌一跃进入了竞技体育赛场。

上个周末,上海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二楼大厅内,全国掼牌(掼蛋)公开赛上海站比赛落下大幕。这是继掼蛋被列为今年10月下旬在安徽合肥举办的智力运动会表演项目之后,全国大赛的第一站比赛。

为什么掼蛋能够在过去两三年以江苏和安徽为中心,迅速风靡全国,渗透到不同的社交圈层和领域?

用上海市休闲棋牌协会副会长金方伟的话来总结:“它(掼蛋)不像桥牌那么复杂,但又融合了几种牌类的玩法,而且具有社交属性。通过团队合作打升级的方式,体现了一种趣味性,也有竞技性,所以也符合体育精神。”

社交属性突显掼蛋魅力

在上海举行的这场全国掼牌(掼蛋)公开赛第一站比赛,吸引了一共72支队伍144名选手参赛,其中包括了各区体育局、行业集团、上海市休闲棋牌协会等单位,以及外围赛晋级选手。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在所有选手聚集到上海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二楼大厅内之前,各个选送参赛选手的单位大部分都举行过选拔赛——换句话说,其实还有非常多的掼蛋选手希望能够参与最终的争夺。

“我觉得这次给我们的名额有点少,我们还有非常多打得很好的选手,所以最后只能优中选优。”上海安徽商会秘书处负责人谭洁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次他们派出了4对男双和2对混双的“庞大”代表团,最终在男双项目上摘得了冠军和亚军两个名次。

“以前的任何一个活动,如果想让这些会长们来参与的话,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从上午8点准时到,一直坚持到最后才走的,只有掼蛋比赛能够让他们留住脚步。”

为什么掼蛋这项刚刚成为智力运动的纸牌比赛能够有如此大的魅力?

“相对于斗地主,掼蛋的团队合作精神更加突显;而相对于上海的传统牌类游戏大怪路子,他的规则和难度又要低一些,而且人数上只需要4个人,更好进行组织。”

在金方伟副会长看来,掼蛋能够打破纸牌类运动的年龄界限,受到从“00后”到“50后”的一致喜爱,归功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叠加,“掼蛋的门槛其实不低,但是它的趣味性强,所以受众群体比较大。”

事实上,据不完全统计,在江苏和安徽有超过2000万人经常参与掼蛋。而当谭洁敏说道掼蛋为什么能够在金融界或者说是公司老板的圈层中流行起来时,她就说出了那句坊间流行的说法,“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饭后不掼蛋,等于白吃饭。”

在她看来,掼蛋的社交属性也是这项运动能够在短短两三年间超越其他牌类运动的重要原因,“这项活动很容易促进商会会员之间的友谊,也能够加深他们的交流,帮助商会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产生一个内循环。”

金方伟副会长也认同这样的观点,“就是因为它还有社交属性,让它的黏着力变得很强,加上竞技性和趣味性,我认为它在未来甚至有可能超过斗地主的人群数量。”

从民间牌局到竞技赛场,掼蛋准备好了

且不说掼蛋能否在未来拥有比斗地主更多的参与人群,至少从它目前的发展路径来看,掼蛋已经做到了其他很多纸牌游戏无法企及的“升级”。

在今年10月份举行的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上,掼牌(掼蛋)被列为智力运动会表演项目,并与象棋、桥牌、五子棋等传统项目一同进入全民棋牌网络大赛总决赛。

在此之前,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决定以“竞技掼蛋”为名称,按照最终成为正式体育运动项目的目标,对该项目进行规范和引导。

从组织制定《竞技掼蛋竞赛规则(试行)》,到举办全国裁判员培训班,再到筹划举办全国公开赛,有关部门多措并举,为掼蛋运动推广夯实基础,也让掼蛋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事实上,就在全国掼牌(掼蛋)公开赛上海站比赛前一天,组委会在上海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也组织举行了2023年上海市掼牌(掼蛋)裁判员培训班,共有100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培训,通过考试取得了裁判员证书。

本次比赛男双、女双、混双组别的前三名,也将进入参加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办的全国掼牌(掼蛋)公开赛总决赛和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掼牌(掼蛋)项目上海运动员选拔赛的集训名单。

“确实没想到我们也能够参加智力运动会,会尽量把时间调整出来,完成好集训。”在本次比赛的混双项目中赢得冠军的林忆文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和自己的搭档夏莹配合打掼蛋也就一年多的时间。

而从此前的斗地主到大怪路子,最终因为掼蛋也有机会成为一名棋牌类体育项目的运动员,“体育总局制定的规则和我们以前的规则比较像,所以上手比较快,希望这次集训也能够有更多的收获。”

不过,掼蛋这项运动也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从竞技性看,如何优化规则、减少运气成分仍是重要问题;从文化积淀看,在商业营销和群众娱乐的热闹之余,掼蛋尚缺乏研究总结;从发展前景看,赛事、人才、规则等方面仍需加强建设。

“掼蛋这个牌种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的品相,它也拥有了成为智力运动的基础。”在金方伟副会长看来,掼蛋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在体现乐趣的同时,合作精神体现出来了,体育精神也就能体现出来。”

华人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