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澎湃评男童被打后从5楼跳下 【马上评| 关起门来打孩子绝非家务事 】6月26日,一段“男童被打后从5楼跳下”的视频在网络流传。26日晚间,安徽省长丰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男童闫某某因贪玩担心母亲责罚,躲到防盗窗外平台上。其母亲担心闫某某坠楼,用棒状物拍打闫某某,规劝其进屋。后闫某某跳楼。经医院诊断,闫某某身体多处骨折,肺部挫伤,暂无生命危险。在儿童教育中,棍棒教育有着相当的传统基础,总有一些父...

#澎湃评男童被打后从5楼跳下#【马上评|#关起门来打孩子绝非家务事#】6月26日,一段“男童被打后从5楼跳下”的视频在网络流传。26日晚间,安徽省长丰县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称:男童闫某某因贪玩担心母亲责罚,躲到防盗窗外平台上。其母亲担心闫某某坠楼,用棒状物拍打闫某某,规劝其进屋。后闫某某跳楼。经医院诊断,闫某某身体多处骨折,肺部挫伤,暂无生命危险。

在儿童教育中,棍棒教育有着相当的传统基础,总有一些父母认为通过打骂对孩子进行约束,是理所当然的教育,是责任心的体现。而且它看起来简单直接,能够逼着孩子顺从。不少人因为从小就受到棍棒教育,当他们为人父母时,也将这一方法用在下一代身上,它一方面摧残孩子的天性、践踏孩子的自尊,同时这些父母也不可能获得自己最看重的“权威”,因为打骂本身就是不讲道理的表现,不可能赢得孩子的真心尊重。

打骂孩子并不是单纯的家务事。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反家庭暴力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类似“男童被打后从5楼跳下”的例子,过往还有不少悲剧。尤其是“以爱为名”“以教育为幌子”的家庭暴力控制,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议题。家庭本应是充满温情与关爱的避风港,但在现实中,它也时常会成为暴力与虐待的根源。将“家暴”视为“家务事”,就是典型的混淆是非。同时,家庭的封闭性也让家暴事件更加隐蔽。在过往的一些极端悲剧里,虐童的施害者长期不受监管与惩罚,以至于变本加厉。在出现重伤死亡之前,一些案件并没有得到司法干预,甚至连批评教育都没有。

虐童是可怕的,相关事件总是牵动无数人的心,但更可怕的是社会对虐童恶行的“家务事”判断倾向,它会使得防范意识和防范体系一退再退。社会个体不仅应该从我做起,善待自家孩子,也应提高警惕意识,保护别人家孩子。法律更需有力,杜绝和稀泥式的调解和“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思维,将儿童的权利放在首要位置。

原标题:澎湃评男童被打后从5楼跳下:关起门来打孩子绝非家务事

转自:互联网转载 

教育信息网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