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民族类别、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辖15县2市,境内有彝族、汉族、藏族、蒙古族等14个世居民族,总人口530万,其中彝族占53.6%。截至2022年底,全州共有各类学校1726所,在校学生125.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1.2万人,占72.5%。从2015年起,特别是2018年以来,凉山教育系统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我对凉山寄予厚望”的殷殷嘱托,始终心系百万学生家庭的殷切期盼,在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和全国各地各界的倾情支援下,坚定自觉地把“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作为改变彝区孩子未来的命运之战、格局之变,作为教育扶贫的先导工程、脱贫攻坚的希望工程、民族未来的奠基工程,攻坚克难、探路前行、全力推进,“学前学普”行动取得显著成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创新内容写入《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

“学前学普”行动展现出强大生机,迸发出无限活力

“学前学普”行动启动以来,中央领导特别关心,国家和省级层面强力推进,社会各界鼎力相助。原国家扶贫办、教育部对制度设计、基础保障、总结评估等作出全方位全过程的明确要求,统筹推动方案实施,加强实地调研指导,在项目运行、资金支持、社会帮扶、技术保障等各方面倾力支持。四川省委、省政府将“学前学普”行动纳入脱贫攻坚战“34条政策措施”、“16条工作措施”、乡村振兴“25条措施”予以重点支持、重点推进。扶贫、教育等部门整合资源力量精准投向凉山,悉心开展指导、夯实要素保障。广东佛山市将“学前学普”行动帮扶纳入东西部扶贫协作事项,浙江省宁波市也将持续纳入对口帮扶计划给予重点支持保障,中国扶贫志愿服务促进会、技术保障单位、爱心企业等各方面送人才、送技术、送资金,推动“学前学普”行动见成效。行动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0亿元,着力夯实基层基础。采取改造村党支部活动室、学校富余校舍、闲置村小、租用民房、新建园点等方式,设立“一村一幼”2890余个、开办“一乡一园”348所,全力实现学前儿童就近就便入园,累计惠及学前儿童50余万人。

先行先试、破立并举,“学前学普”行动体制机制逐步健全,成为民族地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模式

凉山教育站在对民族和凉山未来发展负责的高度,压实责任、创新路径、强化统筹,逐步探索提炼“‘4Z’实施模式”(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创新构建“123456”工作格局(紧扣“一个目标”,组建“两级机构”,建好“三支队伍”,建立“四项机制”,坚持“五项原则”,狠抓“六项工作”),统筹实施“四力联动”工作举措,推动“学前学普”行动在凉山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是着力组织推动。突出责任导向,建立沟通汇报机制;突出目标导向,建章立制强化管理;突出宣传教育导向,营造浓厚氛围,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二是着力要素驱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配齐基本设备,实现通电、通水、通网络全覆盖,建好学普APP,做到动态管理、资源实时共享。目前幼师出勤率保持在95%以上,平均每天在园时长达6.5小时以上。三是着力教学互动。建强师资力量,选聘大中专生担任辅导员,开展职前职后培训和技能竞赛活动,聘请各级专家组建顾问团,发挥技术保障单位驻点、巡查人员等重要作用,提升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四是着力考评促动。严格督查检查,定期开展综合督查,累计督导25万人次,覆盖所有园点。严格比对运用,做好学普儿童效果跟踪比对。严格考核考评,建立完善评估体系,倒逼学普工作落地见效。

“学前学普”行动取得试点示范显著成效,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是创新发展学前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先导工程。“一村一幼”“一乡一园”计划的大力实施,有效快速地构建全面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截至2020年底,全州毛入园率达85.02%,较2015年提高29.62个百分点。二是全面实现行动目标,成为“不让一个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希望工程。2021年6月,国家评估认定,入园一年以上的儿童普遍话水平基本实现了“听懂、会说、敢说、会用”的目标,在园幼儿普通话合格率达97.18%,经过“学前学普”学习的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普通话合格率为97.45%。凉山孩子从“听不懂”的憋屈实现了“放声唱”的喜悦,从“躲着人”的羞涩到懂礼貌的“热情”转变。三是大力促进控辍保学,成为“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保障工程。参加过“学前学普”行动的儿童上课更加专注,学习生活习惯更加良好,综合素质显著提升,上课听不懂导致成绩不好、厌学辍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21年1月,小学一年级语文、数学的平均分较2018年学普前净增20分以上,提升率达60个百分点;及格率净增20个百分点以上,提升率达百分之百。四是有效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成为“交出一份合格答卷”的助力工程。“学前学普”行动为8000多名辅导员和2万多名营养餐等从业人员提供了就近就地就业岗位,优先解决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子女就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看望过的昭觉县三河村贫困户吉木子洛孙女热烈日作、其他领导人走访的布拖县拐乐村贫困户阿能勒加小儿子阿能有子均担任了本村幼教点辅导员,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学前学普”行动带来的实惠和好处,幸福感、满意度明显提升。五是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民族紧如石榴籽”的奠基工程。“学前学普”行动,同文同语、共学共进,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培育增强各民族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群众更好知晓、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凉山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抱得更紧。六是有效推动移风易俗,成为“小手拉大手”的示范工程。通过“学前学普”行动,彝区小孩养成好习惯,懂得感恩情,呈现出孩子们教家长说普通话、讲文明、打扫卫生的新风尚,彝区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正在形成。

破解难题,持续深入推动“学前学普”行动的常态化实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基

凉山“学前学会普通话”行动的成功探索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深切关怀的结果,是原国家扶贫办、乡村振兴局、教育部和各级各界倾情支持的结果,是打赢凉山脱贫攻坚战的标志性事件。但是受限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长期以来,凉山学前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基础极为薄弱,人口体量大,累积问题多。尽管前期“学前学普”行动成效明显,但因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体制机制完善不够、保教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大校额、大班额与小校额、小班额问题交织并存(园点校额超过600人的37个,班额超过60人的有218个,15人以下的幼教点1018个),预计至2024年,凉山学前教育还需增加2.6万余个学位,增设650—850个班级,新改建园舍面积30余万平方米。由于许多幼教点位置偏远,“辅导员”队伍招人难、留人难、稳定难问题突出,辅导员队伍“门槛低”(现有8322名辅导员中,学前教育专业的只有43.74%;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只有54.63%,普通话“二乙”及以上的占66.54%,具有教师资格证的只有51.90%)、“辅导员”劳动报酬相对较低(2021年底前,辅导员人均年收入2.6万元,平均年流失率12%,最多的县达到40%),留人难问题突出。“辅导员”职业期望不足(职业满意率仅有64.29%,超过40%选择辅导员仅作为职业“过渡”和“跳板”),师资队伍稳定难问题突出。

下一步,凉山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决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殷殷嘱托和“关于加强民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深入推动“学前学普”行动在凉山的常态化实施,不断提升行动内涵和质量,持续有效巩固拓展凉山脱贫攻坚成果。一是将“学前学普”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更加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法,研发教学资源,规范教学管理,建立管理机构业务指导常态督查机制、各成员单位协同定期综合督查机制、州委和州政府目督办专项督查机制。二是按照《凉山州巩固拓展学普用普成果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从优化园点布局、改善办学条件、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保教质量、打造示范基地、助推移风易俗六个方面,制定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督查清单,以“清单制”系统推进,以“清单制”提升质量。三是举凉山全州之力,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充分利用好第四期学前教育计划及民族地区教育扶持项目,有序新建幼教园点,分年度保障新增儿童学位。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到2024年完成50个州级示范园点、500个县级示范园点创建。四是持续规范幼儿教师和辅导员“入口关”“成长关”“出口关”,健全保障机制,完善激励机制,自2022年7月起,辅导员劳动报酬提升50%以上,细化辅导员考核细则,体现优绩优酬,切实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同时,每年在幼师招聘中,对符合招聘条件的辅导员,专门拿出一定名额,按照规定程序通过公开考聘,成为幼儿园教师。五是加强协作力度,提升合作水平,用好用活优质资源、持续规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有力提升教学实效。用足用够优质培训,力争到2024年全面完成辅导员全员培训,“二级乙等”达90%,让辅导员基本实现持“双证”上岗。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转折点,“十四五”规划的开篇起步重要阶段,凉山坚定自觉地将“学前学普”行动打造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希望工程,进一步把准教育规律,理清学普思路,加大倾斜支持力度,走出具有凉山特色的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新路子,打牢长远稳定脱贫基础,着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基,为加快现代化凉山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作者马孝林系四川省凉山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四川省凉山州委教育工委书记、四川省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党晓刚系四川省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四川省凉山州教育和体育局局长)(《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2期)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