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为民族教育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国家重点帮扶的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民族教育信息化投入,已经基本填平了“数字鸿沟”,初步具备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条件,但又面临“新数字鸿沟”的严峻挑战,原有的“跟随”“模仿”较为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难以持续。未来,民族教育有望借助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构建“人机共育”教育,破除...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为民族教育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国家重点帮扶的对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民族教育信息化投入,已经基本填平了“数字鸿沟”,初步具备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条件,但又面临“新数字鸿沟”的严峻挑战,原有的“跟随”“模仿”较为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模式难以持续。未来,民族教育有望借助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构建“人机共育”教育,破除阻碍发展的“四大障碍”,开辟民族教育新未来。

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经过多年发展,民族教育基本上填平了“数字鸿沟”。民族教育初步具备了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和条件。2019年,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委托笔者开展了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满意度调查工作。调查结果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民族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并取得较大成绩。在学校信息化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方面,中小学生机比已经达到11∶1,师机比达到1.6∶1。在网络建设方面,除教学点外,100%的中小学均接入互联网;62.5%的中小学教师表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已经发挥了较大作用;同时,各区县都建立了教育信息化队伍和保障机制。可以说,经过多年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在信息化设备和资源建设方面基本追上了内地,填平了与内地间的“数字鸿沟”。

在前段召开的“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发表《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主旨演讲,专门谈到中国教育信息化实现的跨越式发展和取得的突出成就。这一成绩的取得十分不易,最后完成的几个百分点,绝大部分处于民族地区,彻底打通了民族教育发展“卡脖子”的“最后一公里”,为大山里的孩子开启了“健康成长、实现梦想的幸福之门”。

与此同时,民族教育发展也一直面临着“新数字鸿沟”的严峻挑战。近年来,民族地区教育虽然基本填平了“数字鸿沟”,但只解决了设备资源“有没有”、网络“通没通”问题,尚未实现让其“沉下去”“用起来”“发挥效益”,出现了“新数字鸿沟”。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民族教育陷入“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困境之中,即随着智能时代到来,东部学校教育呈现加速发展态势,而西部民族地区学校则发展较慢,双方教学质量差距有增大的风险。未来,教育将进入“人机共育”教育时代。从目前来看,人类正加速迈入智能时代。在不久的将来,平板电脑、笔记本等设备将成为每个孩子的标配,成为他们须臾不能分离的“外脑”“第七器官”,这将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未来教育必将是“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旨在培养“集大成、得智慧”的“新人类”的教育,目的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全才、通才、创新型人才、杰出人才”。

所谓“人机共育”教育,是指建立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类教师与智能教师(机器)的优势,开发人的潜能和“人机结合”智能,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新型教育。这里的“人”是指人类教师等,未来将主要承担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陪伴者等育人作用;“机”是指拥有智能教学系统的机器。未来机器人将走出附属或辅助的角色,以“拟主体”——智能教师面貌出现,承担更多的教育任务;“共育”是指未来人类教师和智能教师共同承担、协作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未来,“人机共育”教育将呈现六大特征:新范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真正“让学生站在学校中央”,实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新目标——培养“创新人”;新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新课程——建立能力发展课程体系;新方式——实现个性化、发现式学习方式;新评价——采取增值性评价方式,静待花开。

创建教育新场景,破除阻碍民族教育发展“四大障碍”

民族地区大多山高谷深、经济文化发展滞后,教育面临着学生缺乏自信、教学质量不高、师资匮乏和时空阻隔等难以逾越的“四大障碍”,严重阻挡了民族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步伐。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开启,将为创建“人机共育”教育、破解民族教育发展的障碍提供机遇与现实可能。

破除学生缺乏自信障碍。民族地区教育面貌的改变,其根本在于树立学生的自信。自信是催人奋发图强、超越自我的“洪荒之力”,更是民族地区学生主宰其命运、迈向成功的首要条件。然而,如何才能激发出在他们身上沉睡已久的天赋宝藏——自信。

全日制远程教学采用“四个同时”教学模式,即“同时授课、同时备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让来自大山里的学生与城市名校学生成为“同学”,原汁原味地享受名校的优质教育,这对远端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有效激发和唤醒了他们的自信。在笔者承担的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重点课题——“远程直播教学促进民族地区教育跨越式发展调查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52.3%的学生认为,远程直播教学大幅度提升了自己的自信心。

“同学”的改变可以提升自信心。在笔者承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央公益金课题——“智能教学系统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个案研究”中发现,智能教学系统也可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等综合素质,尤其是90%以上的“学困生”都会发生转变,由厌学、惧学、弃学转化为自信、快乐,乐于学习。这对于民族教育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破除教学质量不高障碍。教学质量不高,尤其是学生数学成绩低下,导致物理化学也学不好的现象,一直是困扰民族教育发展的“痛点”,而智能教育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本世纪初,四川成都七中便开启了一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远程直播教学尝试,透过“这块屏幕”,将城市优秀教师智慧和学校文化等辐射到民族地区学校,让大山里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从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调查结果显示,有47.1%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一大批学生走进了清华北大等全国名校,拥有了更加出彩的人生。20多年来,全日制远程教学已经让远端学校100多万名学生、10万多名教师受益。这种模式普遍受到民族地区学生、教师、家长和当地政府的欢迎,被外国专家称为“中国教育奇迹”。

在我们组织的新疆吉木乃县初级中学开展的“基于思维王教学系统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研究项目”中,利用智能技术,从数学教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方式三方面记录、分析、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思维“透明”,并以此为依据,找出思维“堵点”,实施精准教学,大幅度提升了学生综合能力。笔者在某市城乡接合部一所初中兜底学校进行智能教学实验,结果也发现,过去被称为“捣蛋大王”的学生进步十分明显,有些班级整体进步较大,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综合实力都有了明显增强和提升。

破除教师匮乏障碍。教师不足,尤其是缺乏优秀教师,成为过去一直困扰民族教育发展的短板。而智能时代,通过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优秀教师的智慧可以与身体相分离,跨越时空到最需要教育的地方,成千上万名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不同学校向同一名优秀教师学习,从而,成百倍千倍地放大优秀教师的智慧,有效解决教师缺乏等问题。像成都七中、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和成都市实验小学采用全日制远程教学模式,每天向400多所远端学校实况直播、录播和植入其课堂教学,创造出高中同时在线学生近3万人,初中录播受益学生5万余人,小学植入教学学生3万多人的“西部最大的学校”。与此同时,随着智能教学系统从研究走向应用,每名学生都能拥有一名智能教师——“AI私教老师”不再是梦想。普通话学习“AI私教老师”让学生对国家通用语言有了针对性的指导,同时智能教师还能分担教师教务工作,教育真正由“手工阶段”走进工业化批量生产的个性化教育阶段。

破除时空阻隔障碍。千百年来,大山和距离阻隔了民族地区师生与内地师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下简称“三交”)。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民族教育打通东西部广大师生“三交”的通道,引入东部主流文化“源头活水”提供了现实可能。智能教学系统、全日制远程教学等都可以构建出广大师生学习、生活和娱乐的新的精神家园——“云端学校”,让生活在偏远民族地区的学生与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学生融为一体,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进步,丰富其头脑、涵养滋润其精神世界,在他们心灵深处播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成为有中国味、中国心和中国魂的一代新人。

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是建议由国家牵头,率先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探索“人机共育”教育。本世纪以来,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已经为未来民族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模式与路径。民族教育应抓住机遇,大胆创新,率先探索未来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体系,形成“人机共育”教育的新生态,加速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

实现民族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由国家牵头,采取本世纪初我国开展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式,制定民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组织总结、完善和推广20多年来国内外教育信息化成功经验模式:着力推进“三大课堂”建设,打造全日制远程教学2.0版;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型学习方式,构建未来学习的新内涵、新图景与新场域,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推广智能教学系统,开展个性化教学,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等。

二是建议加大国家政策支持,为学生配备移动学习终端等设备与资源。目前,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出台了相应的计划。建议国家制订计划,优先为民族地区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教学点上的每名学生配备一台可移动式终端等设备,夯实民族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城市学校可以采用国家配备+BYOD(自带学习设备)来实现。

三是建议成立国家“教育特区”,开展先导性教育试验。挑选一些思想解放、敢为天下先的区县或学校,建立国家层面的“教育特区”,进行教育转型改革的先导性试验,探索“人机共育”教育实现的模式路径,并在取得一定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以区域突破带动教育转型的全局。

(作者张杰夫,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研究员)(《中国民族教育》2023年第4期)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