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聘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教授王永、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徐奇智等6人担任当地多所小学的科学副校长。这一新闻迅速引起关注。顶尖大学教授和小学副校长,当这两个似乎相去甚远的身份“相遇”,能产生什么化学反应?能够给中小学科学教育带来什么影响?人们对此充满想象。
加强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更多后备人才,是关乎未来的重大问题。我国始终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在中小学普遍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课程的基础上,近年来又陆续增加了科学和信息技术等课程。有条件的学校,还加强了与科技馆、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课。
总体看来,我国青少年科学教育有了长足进步,在多次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测试)中,中国东部地区省份孩子的科学素养和能力表现优异,位列世界前茅。
但不能回避的是,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发展不均衡,有些学校欠重视、缺设备,缺师资、缺方法,将科学课简单等同于信息课,或只是做一做趣味小实验,甚至将科学课“挪作他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在这一大背景下,我们要为科学家担任小学科学副校长叫好。他们有资源、有想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不足。
我们同时欣喜地看到,科学家并非挂个虚职或走个过场,而是切实投身到科学教育中。北京市怀柔区从2019年起聘请科研院所、高新企业的科技专家、学者、工程师担任中小学科技副校长,目前已实现了全区34所中小学全覆盖。这些科研人员带领孩子们走进实验室,量身定制开展各种科学活动,效果显著。
此次受聘的王永、徐奇智本身就对科学教育有着很多的思考和探索,徐奇智于2016年发起的“火花学院”项目,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科学可视化教学资源库,应用于全国4万多所学校,帮助教师利用可视化技术讲解科学知识。
科学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这个世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思维,让他们通过所学的知识,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这正是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的意义所在。
我们期待更多对科学教育有兴趣、有想法的科研人员成为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带领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探索出更多可行之路,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适应科技革命新趋势的新人才,促使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使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增量。(操秀英)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联系。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