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是如何缔造的?党和人民为建立新中国付出了怎样的牺牲和努力?70多年前,我们脚下这片津沽大地曾经发生了怎样改天换地的伟大战斗?”日前,天津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的老师们带领同学们走进平津战役纪念馆,通过现场教学和沉浸式参观,在“新中国来之不易”的感悟中思索“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但之前对平津战役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的文字。来到平津战役纪念馆,才真切地感受到70多年前那场建国之战的震撼。”步入庄严肃穆的馆区,便有同学在主题实践教学的线上打卡留言专区留下激动的感言。在胜利广场雕塑前,安明浩老师围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主线,为同学们讲解了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以及三大战役特别是平津战役对于新中国的伟大意义,将同学们的思绪迅速拉回那个为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抛洒热血的激情年代。
当思政课与红色文物发生碰撞,历史便愈发清晰鲜活起来。纪念馆珍藏的大量珍贵文物,成为最生动的思政课素材。一封封独具战略眼光的电报,一件件党的高级将领们留下的简朴的工作生活用品,一幅幅解放军指战员急行涉水、浴血奋战的真实照片,一杆杆为新中国披荆斩棘的步枪,还有支前群众用来挖交通壕、开通道的镐头、冰掀,令同学们不时发出感叹:“毛主席在平津战役中的决策和部署,真正诠释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黎明前的决战背后原来还有黎明前的‘暗战’,地下工作者绘制的天津城防图立了大功了”。“都说淮海战役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原来平津战役是用冰掀砸出来的。”……伴随着讲解员抑扬顿挫的解说,同学们边参观,边在感兴趣的文物前驻足留影,并不时向随行老师提问讨论,挖掘关于这场新中国定都奠基礼的更多细节。
历时两个多小时的实践教学,如同一场青春与历史的时空对话,将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信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智慧,军民团结为新中国而战的磅礴力量呈现得淋漓尽致。同学们也对“新中国”这三个字的分量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解放军将士勇往直前的斗争下,在广大人民倾尽所有的支持下,新中国的政权终于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希望的那个样子,成为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样子”。
如何让思政课“活起来”,是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从校园小课堂到社会大课堂,从理论塑人到实践育人,这是天科大马院人的尝试与回答。(唐若裴)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函联系。
Notice: The articles / pictures and other manuscripts that this website notes as the source of manuscripts from other media are reprinted manuscripts, which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gree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 th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s. If the reprinted manuscript involves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please contact the author by letter within two wee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