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央美术学院牢记嘱托,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大美之艺传万家  本报特别报道组①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在课堂上。②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校供图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学校供图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托嘱·总书记回信精神激励我  回信时间:2018年8月30日 收信人: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

  中央美术学院牢记嘱托,扎根时代生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大美之艺传万家

  本报特别报道组

①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在课堂上。

②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校供图

中央美术学院校园。学校供图

扫码观看相关视频

  ■托嘱·总书记回信精神激励我

  回信时间:2018年8月30日 收信人: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你们提出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值此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希望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从延安走来,百年间,她的发展历程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她经历的辉煌与磨难,书写着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和美术教育史的重要篇章,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和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缩影。

  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希望学院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发扬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优良传统,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努力把学院办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

  牢记嘱托,中央美术学院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回信中提出的“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时代课题,把“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写在中华大地上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中,把全校师生的美育故事变为每一个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中国人的美育故事。

  以美育精神燃万家灯火

  走进中央美术学院多功能厅,“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一行大字闪闪发光。红色墙面上,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熠熠生辉。

  中央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2022级硕士生朱茵是美育学首届硕士生。2018年,朱茵怀着艺术梦想,踏入中央美术学院攻读本科学位。也正是这一年,恰逢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这封信,深深触动了朱茵内心的“美育梦”。

  “现在想起来都十分难忘,信中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这一点令我印象最为深刻,也让我下定决心在美育路上耕耘。”朱茵说。

  在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4周年之际,中国首批4名美育学硕士研究生入学中央美术学院。

  朱茵表示,以后要将学习到的美育理论落地,“在我看来,美育的意义就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艺术人文素养”。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中央美术学院不断将“美育”之光拨亮。自2018年以来,学校陆续开设“美育研究专题”“中国现代美育史话”等专业选修课。2021年,中央美术学院将公共美育课程“美育导论”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美育课程两个学分方能毕业,这一系列举措在全国艺术院校尚属首例;2022年,“美育导论”课程成为全国艺术院校公共美育课程发展建设成果案例。

  “美育学”学科的设立,为各学科之间的知识体系和艺术实践提供了相互支撑,推动了“艺术学”学科门类的整体发展。

  近年来,为了让审美的种子早早地播种在青少年学生的心田,中央美术学院开展美育项目,让美好的灵魂早早地开始塑造。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毕业生朱国良和记者分享了他的美育故事:很多孩子第一次体验如何创作版画,第一次以合作的方式学会搭建古典园林建筑,第一次走进美术馆近距离地观看艺术作品,甚至第一次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在美术馆展出,成为一名小小艺术家……

  “要去做的并不是教孩子画什么,而是做美的引导者,引导孩子用他们的眼睛去发现世界和自然的美,用他们的双手和我们给他们的材料与创意形式表达,去创作更多美好的作品。”朱国良说。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心灵具有重要作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过程中,我们着重把培养青年学子美的情怀作为重要任务,让青年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社会、感受时代。”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要做好美育工作,既要搞好学校美育,又要努力为社会美育作出贡献。

  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

  “艺术人才是关乎社会美育的基本人才!”作为当年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8位老教授之一,面向镜头,靳尚谊发出心底的声音。

  当年,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靳尚谊将信中的字字句句都记录下来并牢记心中。信中强调“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靳尚谊感触尤为深刻。

  “希望青年教师在这里树立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人生追求,在这里传承前辈名家大师的光荣传统,在这里聆听时代和未来的庄严召唤,在这里筑牢成为优秀艺术家的坚实基础,在这里练就艺术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奉献人民艺术教育,扎根时代生活,勇于创新创造,努力成为优秀的人民艺术教育家。”这也是以靳尚谊为代表的老教授们的期盼。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指引着老教授,也影响着一代代青年教师。

  2018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郑勤砚带领学院师生沿着红军长征的足迹,来到四川省若尔盖县。在这里,班佑河畔的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诉说着过去的红色故事和伟大的长征精神。

  在当地中小学,郑勤砚用心用情为孩子们上了一节又一节美术课。孩子们从不知美术为何物、不敢动笔,到逐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草地上的水壶》《红军经过我的家》《三军过后尽开颜》……他们用绘画描绘家乡风土人情,用笔触赞颂长征精神。

  热爱艺术、关爱学生、关照人民的“大爱之心”也时刻感染着一代代青年学子。

  “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在毒辣的烈日下,我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到现场,却发现我的老师已经坐在了十字路口,画幅上早已开始动笔,那个背影我终生难忘。”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2022级本科生朱贝尔想起在采风时的情景,“看到榜样的力量,我也下定决心把对艺术的热爱传承下去。”

  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指引下,近年来,中央美术学院美育在政策体系、育人导向、教育教学、资源保障、推进机制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秉承着艺术服务于人民的宗旨,全面参与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人才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

  “美育精神就包含家国情怀,凝聚着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力量。”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主任白晓刚回忆起带学生去山西省右玉县采风的情景。

  “在那里,我们看到那些种了一辈子树的人,他们手指都变形了。透过这双手,同学们就能感知到‘人的能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焕发出建设美好家园的极大热情。今天,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中华美育精神,依旧给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以奋进的力量。”白晓刚说。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80余名艺术家走出画室,深入基层劳动现场,与劳动者深入交流,用手中的画具描绘热火朝天的一线劳动现场,为默默耕耘在一线岗位上的职工和劳动模范代表描形写意。

  扎根时代生活,中央美术学院师生身体力行,为乡村振兴的宏伟实践注入动能。

  在北京市怀北镇大水峪村,有这样一条艺术景观长廊。道路两侧,壁画栩栩如生,色彩明艳亮丽。然而,这里曾经只是一条脏乱的乡间小道,村民都远远绕开。

  “如今,大水峪村的大爷大妈们对壁画如数家珍,对其创作内容和寓意都能说出一二,每年慕名而去的游客也在逐渐增加,这一变化得益于壁画系组织的‘美绘乡村’大型壁画活动,小小的美绘给大水峪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房租翻了6倍,旅游收入翻了4倍。没想到这样的壁画活动可以给一个小山村带来这么多的变化。”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硕士毕业生周爽说。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国家重大活动中,在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等区域规划建设中,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成都天府机场等重大设计建筑项目实施中,中央美术学院始终勇扛重任,发挥美育“国家队”的作用,持续不断贡献美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中央美术学院指明方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让我们在共同富裕起来的同时共同美好起来,共同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新创造,创造出一个人人都能全面发展并且享受美好生活的新时代。”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说。

  (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张树伟 张欣 张赟芳 戚悦 执笔:张欣 张赟芳)

[ 责编:田媛 ]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