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高考已经开考,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2023年全国高考已经开考,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学校始终与国家共命运、同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经济领域的优秀中财大人,被誉为“财经管理专家摇篮”。
人民网:请您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优势特色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具体到本科生招生来说,应用经济学包含: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科技、税收学、国民经济管理、保险学、精算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等。同时,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会计学二级学科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和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人民网:2023年贵校招生政策有什么新的变化、新的亮点?
中央财经大学:学校整体的本科招生规模这几年都稳定在2500人,各省市招生计划也基本平稳,具体计划以学校本科生招生网发布为准。2023年,中财大人才培养试验区的特色专业仍然会继续招生。
一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实验班——经济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财政学(财政理论与政策)。实验班培养模式与国际系科直接接轨,配备力量雄厚师资资源。
二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许国志大数据英才班)是中央财经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签约共建,致力于培养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金融、经济和企业管理大数据领域的顶尖人才。
三是“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依托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而设立。入校后择优选拔,致力于培养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坚韧的创新精神、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勇气的中国未来经济学家。
四是“统计学-金融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发挥学科比较优势,将统计学与金融学深度融合,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统计+金融”复合型人才。
五是“金融学-北外联合培养项目”:“强强联合”打造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的,全球经济与金融治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六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共同实施,采用“4+0”的合作办学模式,学生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由中央财经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分别授予商学学士学位。
人民网: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
中央财经大学:学校招生政策基本保持平稳。一是“0退档”。在平行志愿批次对于服从专业调剂且没有其他受限性条件的进档考生,原则上予以录取,一般不会退档。
二是“0级差”。除内蒙古之外,专业分配规则对于进档考生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根据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由高分至低分顺序录取并分配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
三是“加分一认到底”。在提档及专业录取时认可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全国性政策性加分,总分值不超过20分,即一加到底,国家有规定的特殊类型除外。
在高考改革省份,学校采取更多措施,保障考生的专业志愿。建议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提前与学校联系咨询,咨询人员会给予考生更多的报考建议和帮助。
人民网:对于科学志愿填报,有哪些建议给到学生和家长们?
中央财经大学:第一,建议填报志愿要综合考虑兴趣、特长、未来期望就业行业、地域等因素;同时,充分利用好政策,尤其是平行志愿的省份,规划好“冲、稳、保”的志愿。
第二,中财大的专业100%都与财经类有关,都是围绕着财经特色,依托经管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的。学校52个专业中,48个专业被列入国家或者北京市的一流专业建设点,招生计划的数量占到学校年度总招生计划的97%,即进入到中财大的新生,几乎全部进入到了国家级或者北京市级认可的专业中。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奖助学政策及就业情况
中央财经大学:学校设立了“八位一体”的奖、助学金资助体系,奖助学金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覆盖率达到100%,学校承诺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就业方面,学校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高位稳定、持续向优。本科毕业生深造率稳定在五成左右。其中,国内升学高校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主。
毕业生就业流向特色鲜明,就业质量较高。其中,就业行业优势明显,金融业就业占比最高,稳定在五成左右;就业单位性质集中在国有企业,比例接近六成;就业地区以北京、江浙沪地区、广东为主。其中,在北京就业比重稳居六成左右。
(责编:李依环、熊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