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美院以人民为中心、以乡土为学院开展教育实践——  扎根中国乡土的那抹“美育”红  本报记者 蒋亦丰  这个寒假,中国美术学院媒介展演系的大二学生们完成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家庭编年史》。为期两周时间,通过梳理家庭、家族、家乡之间的关系,展开家庭变迁、城乡进化、社会演化的调研,最终形成集表演和拍摄于一体的文艺短片。  类似的“乡土作业”,正在成为该校学生的日常。其背后,释放出中国美院近年来“...

  中国美院以人民为中心、以乡土为学院开展教育实践——

  扎根中国乡土的那抹“美育”红

  本报记者 蒋亦丰

  这个寒假,中国美术学院媒介展演系的大二学生们完成了一份特殊的作业——《家庭编年史》。为期两周时间,通过梳理家庭、家族、家乡之间的关系,展开家庭变迁、城乡进化、社会演化的调研,最终形成集表演和拍摄于一体的文艺短片。

  类似的“乡土作业”,正在成为该校学生的日常。其背后,释放出中国美院近年来“改造美育”的一种尝试。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看来,今天的艺术不再只是启迪人心的修养,更成为一种激发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城乡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有为之学”。学科、社会、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战场”实现有机链接,学生对艺术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在此自然生长。

  行走中国大地的“下乡课”

  郭洞位于浙江武义县城之南,因“山环如郭、幽邃如洞”得名。15年前,来此调研的高世名不禁思考:如此偏远的乡村培养了诸多地方名人,中国传统乡村有着怎样的文化谱系和发展动能,又会给现今的大学生以怎样的启示?

  此后,中国美院便开始着手改造一门课程——下乡课,即本科阶段学生每年两次下乡,一次3至4周。在社会实践中加入了田野工作的方法,唤起学生的社会感知和对他人的同理心,成为这次教学改革的核心要义。

  建筑艺术学院环境艺术系学生进入大学后,对专业的认知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大一的下乡课,就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考察安徽宏村、西递村等古村落。学生通过触摸、写生、描摹等,对乡土建筑完成感性的美学分析与表达。

  到了大二,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及文化认识,下乡课的形态变为嵌入式教学。学生走进苏州园林,侧重分析建筑和环境、自然之间的互动结构。课程设置中首次出现设计意识,教师会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形成描摹与转译。

  大三下乡的任务则是项目制教学,教师带着学生考察浙江不同地区的古村落,实地开展民居测绘,绘制比例相对准确的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大样图等。学生对话当地最有经验的老工匠,学习传统民居的构建、结构等知识,撷取中国民居的美和智慧。最后,以制作建筑模型、动画视频等形式精密解析民居的构造逻辑。

  大四学生根据毕业设计和论文要求下乡,通过考察所在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体验当地民风民情,将理论知识具体落实到毕业设计和论文中去。

  贯穿大学四年的下乡课,现已成为中国美院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该校教务处处长陈正达介绍,单元式课程、嵌入式课程、项目制课程和社会实践,打通了大一到大四的校内外知识链,弥补了过去下乡实践零敲碎打、缺乏课程意识的不足。更为关键的是,这门课程不是独立的单元或章节,而是加入了社会学、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的美育大现场。按照学校要求,带队教师下乡回来后,要将每段课进行现场展示,开展教学研讨和集体评分,并将教学共识融入到教学大纲的修编中。学生下乡回来后完成“一生一本”展,在二级学院现场汇报,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到各学院开展专业指导。

  乡土实践中的学与用

  中国美院的下乡实践有一项特殊配置:由若干名专业教师和一名思政教师带队,每天的下乡实践结束后会有一堂别开生面的“星空下的思政课”。

  2022年底,设计艺术学院学生来到东阳市卢宅村调研,白天他们参观村里的东阳木雕和家族文化,在村委会了解村子的历史变迁,和农户聊聊家常。晚上,师生围坐在一起,思政教学在篝火的掩映下蹿出了“火苗”。

  “一个小村子出了那么多的进士,可以研究一下这里的教育传统。”“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如果再加些艺术改造,相信会吸引更多游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句畅所欲言,同行的专业教师和思政课教师边记录边补充讲解。

  同行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红旗细数了村子的发展数据,生动描绘了村民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图景。其间,适时穿插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几个关键词,鼓励学生结合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学生白天的生动实践,给晚上的思政课增加了鲜度。思政课教师充分参与学生的乡土实践,看重的就是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的真实体悟,那会萌发出无与伦比的时代热情和创作灵感。”丁红旗说。

  “星空下的思政课”最终计入学生的实践学分,成为乡土实践的重要任务指标,契合了中国美院乡土实践的学习导向——专业提升与课程思政相融相生,学生心中装有家国情怀和社情民意。这样的“学”,催生出了不一样的“用”。

  2016年夏天,中国美院的一支师生团队来到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岜扒村写生,发现岜扒小学里只有两名教师,学生从未走出过大山。当孩子们第一次触碰到毛笔和宣纸时,心中的喜悦按捺不住。“谢谢哥哥姐姐教我们使用毛笔、毛毡和墨水”“想多上几节课”。

  原本的写生实践变身为一场支教接力,从那以后,团队每年定期赴从江开展“乡村艺课”,水粉、水彩、剪纸、扎染、版画建构起孩子们的美术世界。团队走进岜扒村的山沟沟,找来当地特有的植物,教会学生用“蓝晒”技术创作“乡村印相”。岜扒村也是侗族聚居地,团队学习了非遗技艺“侗绣”,带着村娃共同设计了一套流行元素与非遗纹样相结合的侗寨校服。

  乡村艺课在岜扒小学从无到有,此后,陕西呼家川完全小学、湖南邵阳洞口杨林镇中心小学等上百所乡村学校,也留下了中国美院师生的援教足迹。为了惠及更多村校,中国美院在校内专门开设直播室,打造数字乡村艺课,与地方教师合作开展双师空中课堂,6年来覆盖全国21个省份约160万人次。

  除了乡村艺课,中国美院的乡村实践还有“乡村艺品”,对农产品包装进行艺术化设计,为农民创收增收。“乡村艺建”,对农房进行中国风微改造,提升乡村旅游住宿的品质。

  以乡土为学院的美育新场域

  绍兴市店口镇至今保存着两位中国美院学生主编的20余期《店口》杂志。在店口实习期间,学生走进山村农家,用一张张生动画像描绘了普通人中的“英雄”。镇里拿出2/3的广告位来呈现这些艺术作品,并支持他们办一本反映基层治理状况的杂志。就这样,两位学生和村里的大事小情密切关联到一起。

  “向乡土学习,以乡土为学院,改造自身。运用艺术家自己的方法,真正为乡土社会、为中国乡村振兴做点事情。”高世名认为,乡土实践不能囿于临时、零散的场地和对象,而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美育场域,与教学改革同频共振。

  到2021年,中国美院在28个省市拥有200多个乡村实践基地,分工艺类、下乡采风类、学术类、实训类、文化传承类等。中国美院从中遴选试点,在宁德、凉山等11个地区授牌“乡土学院”。

  在福建宁德,乡土学院启动色彩学的课程改革,让乡村的孩子们在自然采风中采集100种绿色,且能准确对应生活中的事物。这种“及物”的色彩学深刻影响了美术专业课程建设。

  在四川大凉山,乡土学院长期扎根,为一所所乡村学校做美育师资的培训。充分发掘当地少数民族的手工艺,通过创新设计,将大山深处的民族风情提升为时尚品牌,参与伦敦时尚周,增强了大凉山师生的艺术自信。

  在浙江仙居,乡土学院以乡村振兴为题,给地方干部开设了丰富有效的公共美术素养培训课程。

  这些乡土学院就此构筑起一个遍布全国各地的美育网络,师生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寻找对应的实践场所。同时,地方得益于乡土学院的支持和反哺,在乡村振兴中集聚艺术力量,为“根植大地的艺术”提供了现实样本。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以乡土为学院”,一直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艺术主张和教育方法。学校将以一流艺术教育提升社会美育,孜孜求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国美模式”。

[ 责编:田媛 ]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