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⑤】天津:高职生为啥能成香饽饽又到了毕业季。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校企办公室里,主任王潇欣喜地对记者说:“2022年,学校有4200多名毕业生,目前只有不到300名学生没签就业合同。我们双向推荐的工作还没结束,预计还有同学能签下合同。”沙楠,天津职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这所始建于1978年的高职院校今年有毕业生5373名。庞大的数字没让沙楠焦虑:“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提前与...
又到了毕业季。
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就业校企办公室里,主任王潇欣喜地对记者说:“2022年,学校有4200多名毕业生,目前只有不到300名学生没签就业合同。我们双向推荐的工作还没结束,预计还有同学能签下合同。”
沙楠,天津职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这所始建于1978年的高职院校今年有毕业生5373名。庞大的数字没让沙楠焦虑:“很多学生还没毕业就提前与实习单位签约。学校基本不存在无法就业的毕业生。”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大。为何在天津,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如此抢手?
校企联合培养学生
这是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在卡斯马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来自天津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汽车工程学院的10名毕业生,在这家世界500强企业完成了从毕业到入职的人生转变。
天津职业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韩东博说:“今年600多名毕业生,基本都入职啦。学校和企业双向的育人用人模式,增进学生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就业问题迎刃而解。”
沙楠说:“天津职业大学从第五学期末就开始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纳入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实践专业技能,学校按照专业,与相关企业沟通,拿出多个顶岗实习岗位供学生选择。在学生顶岗实习阶段,双方认同,很多学生提前与顶岗实习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范师傅,在天津海鸥表业修了40年的手表,是名经验丰富的修表师傅,现在,他也是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见习老师,范师傅对学生们的要求只有四个字——“心细手稳”。“怎样能让镊子和改锥不晃、螺丝钉拧得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紧、点油的时候手怎样才能不抖?”“心细手稳”的技巧是无法从课本上学到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云波走访一些高校,发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好于普通高校,甚至好于一些名牌院校。他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普遍低于普通高校和名牌院校,同时,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相比,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的是职业技能教育,注重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有实操经验,尤其是在企业中见习的经历也计入学分,使高职学生毕业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能够契合企业的需要。”
天津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介绍,一个根植于产业发展,服务行业、企业需求,对接职业岗位,落地于专业建设的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专业“五业联动”职业教育办学新模式,在天津职业教育体系中扎根,由此带动了就业。
专业设置紧跟市场
2015年,天津姑娘马颀从浙江大学食品安全专业硕博连读毕业后,进入天津职业大学教授老年营养与膳食课程。谈起为何这样选择,她说:“我国老龄人口比重逐年增加,银发经济将是新的增长点。”
马颀的学生在校学习科目包括营养与膳食、按摩与保健、中医养生、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老年社会工作。学生在实习期间就会被养老机构签约。
千年御供芦台场,煮海熬波芦花盐。天津有上千年制海盐的传统,是明清两代贡盐的产出地。制盐,这是苦力活儿,但走进国家001号食用盐定点生产企业天津长芦汉沽盐场有限责任公司,记者看到的却是刚毕业的女娃娃成为新一代“盐工”。天津长芦汉沽盐场责任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李贵军介绍,盐场今非昔比,纳潮、制卤、结晶、收盐、集坨这种苦活、累活都由全自动机械完成。的确,在食用盐生产区,无人驾驶的工程车穿梭在立体库中,码放盐袋,罕见人影。
“生产的提升,需要高端技术技能员工。所以我们与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共享共建了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和见习基地,包括盐产品开发与检验检测实验室、盐田藻类生物技术实验室、盐田水产技术研发实验室,共同培养精细化工技术和工业分析技术等专业的学生。这些女娃娃,大都来自精细化工技术和工业分析技术、市场营销等专业。”近3年,汉沽盐场招收高职院校的见习生59人,留用率达到95%以上。
天津大学组织与战略管理系副教授潘静洲介绍,天津正经历着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新旧动能转换的过渡期,这为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明确方向和丰富土壤。特别是12条重点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增长态势强劲,占比高达76.5%。其中,航空航天、生物医药、车联网3条产业链增加值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新兴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职业技术人才,这就从源头上促进了高职生就业。同时,高职院校也在专业设置上积极进行调整,匹配产业发展方向,仅2022年就撤销拟招生专业20个,新增备案专业42个。
制造业立市创造就业机会
天津是我国工业大城市,制造业发达,人才需求给高职学生巨大的空间。
前不久,1999年出生的天津小伙尹金振刚刚实现了他的人生梦想——成为海鸥手表的修表师傅。“知道吗?67年前,我国的第一块手表出自海鸥。”小伙很得意。的确,当时海鸥就是“好手表”的代名词。随着时代发展,以及国外电子表带来的竞争冲击,海鸥手表曾度过一段艰难的时期。但是这几年,海鸥又起飞了。
“2022年上半年,海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利润增长53%。”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杰介绍。今年,跟尹金振一起到海鸥工作的同学一共有10名。
杨靖伟是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他骄傲地介绍:“我们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汽车模具制造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当然也需要更多的员工。”
刚刚,天津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与242名应届高职毕业生签订了用人合同。“我们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需要大量技能人员完成研发后的制造环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非常适合此类的工作。”
潘静洲介绍,天津市制造业立市的战略对高职生就业非常有利。发展制造业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产业工人,这与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相一致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强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加受到制造业企业的青睐。高职院校较高的就业落实率从侧面也证实了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它不仅弥补了淘汰落后产能造成的岗位缺口,还新增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记者 刘茜 陈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