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早教“抢跑”之风不可长

“你家孩子报了什么培训班?”这样的问题在家长中可谓司空见惯。上海市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近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有57.1%的家长为孩子报名幼儿园以外的早教课程,“早教热”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专家指出,早期教育并不意味着“领跑”,应摆正心态客观对待。(见8月13日《中国教育报》)

如果把孩子的成长看成一场马拉松,那么上小学的那天,则理所当然地被看成是真正的起跑,而事实上,在“发令枪”响起之前,你追我赶的“抢跑”早已开始。此前,有媒体晒出一个6岁孩子的“学习清单”:英语词汇量4000左右,数学心算1万以内加减法,语文会背千字文,在家长群中掀起了“惊涛骇浪”。被称为“抢跑妈妈”的武汉一位女市民,其年仅5岁的儿子,已接受过17项培优,投入近12万元培优费。类似的“抢跑”,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病态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对自己、对家庭,都是一种伤害。

表面上看,“抢跑”教育或许暂时解决了孩子的学习问题,但孩子在“抢跑”的重压下学习和生活,不仅会觉得没有一点自由空间,心理也会变得非常脆弱,从而害怕失败,一旦他们学习成绩不好、学业受挫或就业不利,将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因此,教育部门应担负起责任,坚决向“抢跑教育”说“不”,加强对学校和培训机构的监管,当好家长的参谋,引导学校和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长,不搞一刀切,根据孩子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施教,让孩子们学得快乐、学得有趣、学得有进步。

(责编:魏楚云(实习生)、申宁)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