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为期两天的湖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研讨会在长沙市天心区举行,包括国家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省教育厅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在内的全国各地专家,以及省市区40多位中小学校长聚集一堂,共同研讨基础教育信息化,“天心经验”成注目焦点。

  今年5月,全国信息化教育经验交流会在青岛举行,会上,天心区做典型发言。

  今年8月,全国“互联网+教育”论坛在吉林举行,“天心经验”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

  “天心经验”何以能引起如此关注?天心区“互联网+教育”究竟如何?在教育现代化道路上,天心区创造了哪些可取的经验?新学期伊始,笔者深入天心区采访,一探究竟。

  A现代化教育全面开花——

  信息化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

  8月29日,是长沙市各中小学校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课堂上,天鸿小学一年级新生觉得好新奇:学校发给每一位孩子一支神奇的“点正笔”,用这支笔在作业本上写的作业,马上可以显示在教室前面的电视屏上。老师根据孩子们的作业情况,可以一个个地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一目了然。

  天鸿小学校长孟新介绍,这是学校2015年利用“互联网+教育”新技术建设的“三优课”平台。所谓“三优课”,就是优备、优教和优辅,而这是在依托互联网技术构建的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完成的。老师通过利用平台上海量的资源,开展筛选备课,实现优备。可以利用新技术,组织课堂,实现优教。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作业,很快了解孩子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实现优辅。“因材施教,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互联网+教育“新技术,终于让我们找到了好的实现途径,做到优备、优教、优辅。”

  天鸿小学的“三优”课堂,只是天心区利用“互联网+教育”新技术,提升和改造传统课堂,全面探索现代化教育的一个缩影。走进天心区,每所学校都能带给你无限惊喜,在这里,信息化教学手段已被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雅礼天心中学将移动终端运用到课堂上,老师们用手机可以轻松组织教学,实现师生互动,了解孩子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还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优化备课、讲课。

  沙湖桥小学建设智慧校园。孩子们每天入校、出校,通过设立在校门口的系统,刷一下智慧卡,就可以显示学生的在校状况。在课堂上,按下智慧卡上的选择键,就可以将老师布置的选择题作业的答案显示在电视屏幕上。凭这个,老师们不仅可以了解每个孩子的知识掌握状况,实现师生互动,还可以分析孩子们课堂上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老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B年均投入1800多万元——

  全面构建“互联网+教育”平台

  近年来,天心区以“立城市之心,办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高度,强力推动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转型升级,全面推行“互联网+教育”新技术、新平台。天心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巍说,学校教育现代化日益普及的背后,是区委、区政府的强力推动。天心区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经费每年实现“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基础上,最近三年年均投入1800多万元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区政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开设绿色通道,简化行政审批手续,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目前全区中小学共有计算机网络教室59间,专用多媒体报告厅30间,中学生机比达到8:1,小学生机比达到10:1。所有教室都配备了投影仪或触控一体机多媒体教学设备,建设了教育城域网,千兆光纤到校,全部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2015年区划调整后,区政府投入资金为新划入的暮云、南托片区11所学校建设教育城域网,为青园小学、湘府英才小学等12所学校改造了校园内部网络;为仰天湖小学、雅礼天心中学等学校更新了400多套触摸一体机班级多媒体设备;为红卫小学、青园中信小学等学校配备了平板互动教学设备,为明德天心中学等学校配备了8套录播教室;集中建设了学校网站集群平台,在部分学校开展了网络互动学习试点……一系列教育信息化提质改造举措的实施,推动了全区各学校“互联网+教育”的逐步普及。

  好的技术和平台,关键还要靠老师运用。为此,区教育局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区里通过开展教学研讨、校本培训、技术交流、专家讲座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对全区教师进行分层培训指导,提升教师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水平。区教育局每两年举办一次“天心区教育IT节”活动,组织开展教师信息化论文评比、课件评比、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竞赛等,为教师提升教育技术能力提供平台。2014年开始,天心区还举行了“信息化教学应用研讨周”活动,通过展示、研讨、交流等活动形式,探讨推进微课、云课堂互动、同步课堂的“互联网+教育”教学应用模式。

  区教育局副局长何阳莉说,目前在天心区,随着“互联网+教育”平台的全面构建,教育信息化的氛围日益浓厚,互联网已全面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和学生借助互联网教与学的自觉性、主动性都不断增强。

  C教育转型升级面貌全新——

  “万人一课、万人万课”均成真

  8月29日上午8:30,正是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天心区三兴小学兴马洲教学点的朱朱老师,分别为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打开电视机,电视机上,马上分别呈现出天鸿小学一、二、三年级老师的上课画面。

  三兴小学兴马洲教学点是天心区设在偏远农村的唯一教学点。每年这个教学点只有几名学生。以前只能上复式课,老师给一个年级的孩子上课,其他年级的孩子只能看书,或者做作业。而现在通过光纤到校、网络互通,教学点实现了与天鸿小学网络同步直播互动课堂。朱朱老师高兴地说:“通过互联网,我们这里现在与天鸿小学实现了同步教学,农村孩子接受到与城里孩子一样的课堂教学。”

  和兴马洲教学点同样实现网络同步直播互动课堂的还有位于天心区最南端的许桥小学。9月2日,许桥小学—天鸿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乘分数》网络直播同步课堂实验探索活动成功试水。从此,许桥小学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了。

  在天心区,学校之间不仅实现了区域内互通,也积极探索与区域外的互通交流。在浏阳,也有三个教学点,与天心区红卫小学建立了同步课堂。

  区教育局副局长杨晓雄介绍,天心区通过引入“互联网+教育”,教育转型升级面貌全新,“万人一课”不再陌生,更令人可喜的是,“万人万课”个性化教育变成了现实。

  个性化教育,即我们通常说的“因材施教”,是教育工作者千百年的梦想,但实现并不容易,“互联网+教育”使梦想兑现,变得不再那么难。

  每周星期五下午,是青园小学的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是他们的社团活动时间。从机器人,到动漫制作,100多个社团组织,供3000多名学生们自由选择。以前,学生在社团的表现全靠老师人工登记,很麻烦。去年学校引入“互联网+教育”智能化课堂系统,从学生报名开始,到学生每次社团活动的表现,都由系统掌握。老师和家长要想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只要登录系统,很快就能了解。“这利于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开展教育。”该校老师张力说。

  不只是青园小学如此,从区级层面,到学校层面,都已经建立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系统和平台。

  实施个性化教育,了解孩子的个性需求是前提。全区通过建设信息化教学应用管控系统和部署“学生发展云”,已经把信息收集的触角链接到了每个学生。同时,推广实施课后视听作业网络化和评测网络数据化,利用大数据分析指导教师精准教学和学生精准学习。个性化教育,还需要有个性的教育资源,即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为此,天心区还建设了系统完备的以微课为主的自主学习内容体系。结合大数据平台,精准投送学习内容,实现学生学习自助管理。

  “尽管如此,对我们而言,”互联网+教育“的探索也才起步,我们将沿着这个道路,继续前进,着力提高全区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区教育局局长谢巍如是说。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