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中)在大课间休息时间与三营中学学生在一起。受访者供图
一名东部沿海地区的音乐老师决定去西部高原山区支教,杨海燕的同事都觉得有些惊讶。
然而,“想为山区孩子做点事”和“民歌最是穷乡好”的想法支持着杨海燕,从福建奔赴宁夏固原的三营中学支教。她现在回忆起来,都觉得当时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只一星半点。
沿海气候湿润、饮食口味清淡;高原气候干燥、饮食口味咸辣。每天起床,杨海燕都能感受到自己鼻腔内的血腥味。三营中学所在的三营镇是个回族聚居区,煮土豆和牛羊肉的味道也是杨海燕支教记忆中难忘的一段。
条件如此,浪漫的民歌采风计划算是落空了。但“为山区孩子做点事”的想法,杨海燕没有放弃。
她注意到,这里的学校要参加合唱比赛时,老师经常到赛前才把学生临时组织起来,按身高排位,用“老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的旧办法来教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交流,杨海燕发现,宁夏的音乐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并不差,问题还是在于观念的桎梏。
不少音乐教师囿于“音乐是门小科目”的旧观念,没能把自己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久而久之,学生、家长也觉得音乐课不重要。杨海燕决定就从合唱比赛入手,让师生和家长看到音乐教育的作用。
她首先根据学生不同的音色和音准重新编排站位。平时让音准好的同学多带着音准弱一点的同学训练。在选曲上,杨海燕尽可能让歌曲本身更贴近学生,在学生演唱前,先让他们了解歌曲的曲风、背景知识,带领学生领悟歌曲意境。
她举例说,在一次合唱比赛中,她为学生选取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歌中“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的场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接近,他们在演唱时有了更深地理解,就能把歌曲更生动地呈现出来。
不过,相比于舞台上的动人演出,让杨海燕更难忘的是她带着学生参加市里合唱比赛时,学生们候场和退场时的表现。
没有人吵闹、没有人乱扔垃圾,学生们抬头挺胸、安静整齐。杨海燕说,那一刻没有人会去想这些孩子是来自城市还是农村,他们得体的表现、自信的脸庞,让自己感受到这就是音乐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以前支教常见的模式是教师固定驻点,杨海燕和一起支教的老师在宁夏固原采取了“走教”的形式,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教。同时,得益于当地政府的支持,他们为支教老师提供一笔资金,希望支教老师给当地教师做教学分享,让固原能有一批“留得下来”的优秀老师。
杨海燕结合自己的专业,为固原的音乐老师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合唱指挥培训以及在中小学建立合唱基地的计划。
这份计划对合唱指挥技巧、合唱教学能力、基地建设、教师安排、训练内容以及培训效果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划。杨海燕还邀请了中国合唱协会常务理事陶文华、中国合唱联盟理事徐欣等专家到固原给音乐老师进行培训。
支教期间,杨海燕是充实快乐的,但也有孤独的时候。遇上周末和节假日,整个学校就空了下来。夜幕降临,由于乡村的照明设施有限,杨海燕的宿舍外常是黢黑一片,只剩风声在空旷的操场上呼啸。
家人和书籍是她对抗孤独的良方。杨海燕打趣说,那段时间,自己看了好多此前一直没能啃完的大部头,写了一些论文,出了一本跟音乐相关的专业书。学会跟孤独良好相处,成为她给想参与支教老师的一个建议。
谈到家人,没能陪伴儿子小升初的两年,是杨海燕心中的遗憾。她还记得第一年支教快结束时,儿子在电话那头满心期待,得到的却是“妈妈还想再多留一年”的回复,他忍不住哭喊道:“我才是你的孩子!”
尽管延期一年,时光仍旧匆匆。到了第二年要离开时,杨海燕觉得学生有点“反常”。他们不再像第一年那样追问自己还能不能留下来再多教一年,反而表现得像根本不知道自己马上要离开一样。
“当时还有点落寞。”杨海燕说。后来一名当地的老师为她揭开了真相,原来孩子们非常舍不得杨海燕,但他们知道杨海燕的儿子跟他们年纪相仿,自己不能一直“霸占”着别人的妈妈。
回到福建后,杨海燕与固原的联系也未断过。今年9月,三营中学的老师孙涛给杨海燕发了一张截图,内容是他们合唱团里的学生高阳看完《开学第一课》后,在朋友圈发的感触:“开学第一课,有太多太多感动,张桂梅校长唱歌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哭了……看到闽宁帮扶支教老师,让我想起我的音乐老师,陈璞、杨海燕、马天宇老师!想起了曾经的‘爱之音合唱团’,那段时间,真的很快乐。”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田宏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