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离开了真实的劳动 都市农场只是乡村的想象

  “双减”政策实施后,孩子们如何打发周末,是不少家长思考的问题。一些商家打着寓教于乐的“研学”旗号,推出了“都市农场”。不久前的一个周末,我就带孩子去了附近一家都市农场游玩。

  基本门票是26元,进去后有一些免费的体验项目,如参观果蔬、戏水、玩沙、滚铁环、踩高跷、打陀螺等,更多的是“涉农”收费项目,比如割谷、种菜、摘瓜、捉鱼、撸兔等,一次15-30元不等,要是多“学”上几个项目,费用还是不低的。尽管家长乐意掏钱,但孩子真的能从中有所收获吗?

  都市农场当然不是“正在生产”的农场。小小的农场,我看到了不同季节生长的果蔬,它们奇迹般地出现在我面前。时令蔬菜的生长特征与规律,在这里似乎失效。都市农场的“生产”更多的是把各种乡村景观机械地移植过来,然后进行生硬拼贴,作为一种都市生活里的“稀罕”商品进行售卖。

  以典型的农事——“割谷”为例,经过商业化演绎后,俨然成为打卡与摆拍的道具。在稻田里,映入我眼帘最多的是年轻父母给拿着塑料镰刀的孩子拍照,伴随着“笑一个”“看妈妈这里”“头再抬高一点”等指示。不言而喻,“割谷”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家长或孩子们对乡村生产方式的想象。

  都市农场里的“割谷”与农民的割谷相距甚远。农民的割谷不是单一的生产环节,耙田、播种、施肥、除草、收割、打谷、晒谷、碾米,环环相扣。兢兢业业,才有收获。割谷割谷,应该是古诗里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在都市农场里,孩子根本体验不到这样的艰辛。

  当我给儿子详细讲解田里的稻谷怎样变成餐桌上的米饭时,儿子起身摸了摸身边的米粒,好奇地问:“老爸,这里的很多稻谷都是扁扁的空壳,这种稻谷能够碾出大米吗?”我一看,果真如儿子所言,我竟然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应答。

  城里孩子对农业知识与乡村文化知之甚少,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重大的知识缺憾。于是,商家热衷于生产与制造各种具有“乡愁”功能的产品,试图弥补上述缺憾。问题是,如雨后春笋般兴起的都市农场具备这种功能吗?我持质疑态度。

  目前,都市农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体验,而非提供真实的劳动场景与乡村生产方式。这些机械移植与组合出来的“农产品”非真实的农产品,而是打着农业文化与自然教育旗号的赝品。相比农业与生俱来的生产性功能,其消费性功能被高度重视,即孩子们看到了作为结果的商品就好了,作为农产品的生产与制造过程,不重要,也没有太多人关心。

  家长带孩子在家门口就可以体验都市农场,固然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这是“乡愁”正确的打开方式吗?不去农村走一走,不深入田间地头,不和农民伯伯聊天谈心,怎么感受农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怎么科学认识与理解乡村及乡村文化?

  真正的文化,从来就不是匆匆体验能够得到的,而需要用全身心感知与品味;正确的文化打开方式,一定得倚靠长时间深入体察,而不是一蹴而就或走马观花式地消费。(姚华松)

(责编:温璐、李依环)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