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于俊清   3月16日,身处疫情中心武汉、仍然保持居家办公状态的于俊清上午给学生上网课,下午又在网上处理了学校的一些事情,直到将近下午5点终于能够坐下来接受电话采访。武汉封城50多天来,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状态,由于省去了在物理空间移动所耗费的时间,感觉工作比平时更加紧凑和忙碌了。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他惊叹于处于疫情倒逼状态中,信息化在高...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 于俊清
 

  3月16日,身处疫情中心武汉、仍然保持居家办公状态的于俊清上午给学生上网课,下午又在网上处理了学校的一些事情,直到将近下午5点终于能够坐下来接受电话采访。武汉封城50多天来,他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状态,由于省去了在物理空间移动所耗费的时间,感觉工作比平时更加紧凑和忙碌了。

  作为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他惊叹于处于疫情倒逼状态中,信息化在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中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尤其是在线教学对于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和观念的颠覆性改变。他坦言,此次疫情给信息化应用,尤其在线教学、视频会议和远程办公等大规模应用的机会!但是,我们更应该着眼于建立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长效机制,而不仅仅是战疫期间的一时应急之举  

  快速反应,完成抗疫专题网站等任务 

  大年除夕前一天,2020年1月23日上午10点,由于新冠疫情日益严峻,武汉封城,华中科技大学的整体工作随即进入战疫状态。对于于俊清及其同事来说,面临的是突然完全转入线上工作的不适应以及信息化作为疫情期间高校管理、教学等工作重要甚至唯一手段对于学校IT部门的巨大压力。这也使得于俊清对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句话的感触特别深刻。

  他回忆道,1月26日下午,网信办接到学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指示,配合校友办、基金管理处建立专门的捐赠公示网站。网信办分析了需求后,决定扩大建设内容,直接建设防控工作专题网站。经请示领导小组同意后,网络中心人员连夜进行设计和开发工作,27日早晨,网站已经开发完毕。

 
华中科技大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网站
 

  网站包括通知公告、捐赠动态、工作动态、网上门诊、防治知识、疫情资讯、便民服务等10余个栏目,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校友会、基金管理处、校医院等几个职能部门分别负责相应栏目的信息录入,27日下午3点网站正式上线。专题网站的建设,对于实现疫情防控工作的信息发布、信息公开、公示、咨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网站刚刚完成,就要接着啃师生健康填报系统这个“硬骨头”。由于时间紧,形势变化快,1月28日,网信办、网络中心在接到任务后,迅速确定了“边开发、边上线、边完善”的策略,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连夜开发。两天之后的1月30日中午,师生填报系统上线,填报系统分为PC版和手机版。

 
华中科技大学微校园 

  防控办设立了24小时服务电话,当天43232位师生完成了填报;2月1日中午,各单位综合查询系统上线,各单位可查询和导出本单位师生填报数据;2日凌晨4点,更加详细的统计和未填报名单查询功能上线。健康数据要求师生每日填报,为简化填报流程,第二次填报时,如果状况未发生改变,则点击“与上次填报内容相同”即可,其简单易用的体验也获得师生的一致好评。师生健康状况填报和查询统计系统的上线,为学校和校内各单位及时了解师生健康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之所以能够间不容发迅速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任务,于俊清认为这不仅仅是依靠网信办的同事们吃苦耐劳、敢打能打的精神,更是考验一所学校的信息化“积淀”,这些看似繁乱的工作背后有一项重要抓手,那就是数据治理和平台建设。如果没有长期以来对于学校各项数据的收集、整合、分类、优化等工作的持续进行,那么想要短期完成一项覆盖全校、综合性很强的开发工作是难以想象的,这也说明学校信息化基础工作是多么重要。

  疫情期间机房的安全值守是网络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这是全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为了降低工作人员来回奔波和流动感染病毒的风险,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中心的机房在疫情期间临时取消了轮流值班,实施以远程维护为主,固定人员巡检为辅的值班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员工健康。

 
华中科技大学机房 

  这项工作得益于他几年前就开始“装备”机房,比如每一个设备间、每一个机柜都实现了温湿度和电源负载的数据和视频监控,绝大多数系统都可以进行远程维护,这才有可能实现这种看起来无人值守却又能保障安全的模式。于俊清说,这项工作下一步将会进一步强化,信息化部门要能够完全用信息化的手段解决信息化问题  

  多管齐下,确保学术研究不“掉线” 

  此次疫情发生在寒假期间,这使得所有中国高校图书馆都遭遇了始料未及的问题,原本师生只能在校内访问的各类学术资源因为延迟开学也无法及时获取。

  为了满足师生因延期开学急需在家访问学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需求,确保学术研究不“掉线”,学校网络与信息化办公室、网络与计算中心与图书馆一起,多管齐下:

  一是立即开发学生在线申请VPN账号的网上办事大厅流程。学生在线申请,网络中心技术人员后台实时审核,立即开通。1月29日上线以来,平均每日为1000余名学生开通VPN账号;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网VPN申请页面 

  二是紧急扩容VPN系统。由于VPN开通需求量大,现有VPN设备无法满足要求,1月29日联系设备厂商发货,2月2日晚设备安装完毕,可支持最高10000个用户同时在线;
 

  三是基于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和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统一认证与资源共享基础设施(CARSI)开发了学术资源文献聚合访问服务。

 
智慧华中大:学术文献资源聚合访问页面(PC端)
 

  该聚合服务将复杂的操作封装在服务中,简化了用户的操作,实现了一键直接跳转,学校师生无需登录学校VPN,便可通过统一身份认证账号及密码直接访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Web of Science、Springer、IEEE Xplore、Science Direct等图书馆购买和试用的大部分学术文献电子资源  

 
慧华中大:学术文献资源聚合访问页面(移动端) 

  他特别提到了此次CERNET为了应对疫情推出的全球学术资源共享平台——CARSI,基于CARSI系统,高校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终端,以任何联网形式,均可通过校园网账号访问资源,在疫情期间对于校外的师生可谓是恰逢其时  

  精准施策,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因疫情防控需要,教育部做出了“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的重要部署。华中科技大学也根据学校抗疫整体安排,提出了“推迟开学、按时上课、网上教学”的要求。于俊清称,这客观上为高等教育提供了一次大规模线上教学的实践机会。

  为了给网络教学工作提供基本条件保障,华中科技大学网信办协助教务处等部门,通过与超星合作,仅用一周左右时间完成了本科网络教学平台的紧急部署工作,实现了与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通讯平台和教务系统的数据对接。此外,学校积极拓宽在线教学资源,与各大教学平台包括雨课堂、智慧树等开展合作,并鼓励一线教师“共享一门课、共上一门课”。

  作为首批在线开学的高校之一,华中科技大学于2月17号顺利通过开学首日“大考”。对于本科生来说,有2300余门课程启动,有3000余名教师、300余位教学管理人员在线上互动;研究生在线教学也结合其课程安排特点,开学第一周,有223名授课教师充分运用各种线上平台开展线上授课、线上学习讨论等教学活动,95%以上的研究生课程如期开课,覆盖全校5600余名研究生  

 
华中科技大学“按期开课”
聚力打造本科网络教学平台
 

  于俊清认为,华中科技大学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无定法”。对于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所带来的带宽压力,没有学校主导的平台是不行的,但事实也证明,使用统一的单一平台也是肯定不行的。2月17日当天,出现了大量学习平台中招“沦陷”,华中科技大学则因为提前给老师们打了“预防针”而实现了实时补救  

  学校一方面在学习平台上给予多种选择,另一方面在教学方式上,教务处要求院系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基础等因素,不搞“一刀切”,鼓励“一课一方案”的精准施策,只要能够保证质量,慕课、直播、录播、研讨、答疑等都可以作为在线教学的组成部分。任课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平台和教学方式,根据课程需要组合教学模块,“一课一方案”是华中科技大学顺利保障在线教学的重要经验,没有最好,适合就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华中科技大学“按期开课”
一线教师积极尝试网络教学
 

  针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到底是应该直播还是录播的争论,同时兼有教学任务的于俊清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直播在某种程度上是线下教学的妥协和模仿,线上教学的最大优势是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够自主学习,而直播削弱了这一点。不是说直播不好,而是说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直播有太多的不可控因素,而教师把大量的精力都分散在处理一些技术和突发问题上,分散了教师的精力,实际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很多大学老师的教学生涯中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比如一门课程给每个年级的学生重复讲,虽然每年会有一些更新的内容,但大部分基础内容是相同的。在线教学实际上可以让教师摆脱这种重复,选择授课效果好的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录成慕课,教师集中精力给学生答疑解惑和交流讨论,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于俊清看来,线上和线下资源相结合是实现翻转课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的重要途径,在线教学也有利于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优质在线课程的教学和学习要被认可,而这应该是下一步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这样更加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这也是将“水课”变成“金课”的重要手段,特别是从提升能力而非灌输知识的角度意义更大。

  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但高校信息化依然在路上,他反复强调我们应该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建立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长效机制,而不仅仅是战疫期间的一时应急之举。

  (本文刊载于《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20年4月刊,作者为本刊记者王世新)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