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暑期,北京大学在“刷脸入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不仅将人脸识别技术成功运用于游客“参观北大”网上预约系统之中,在这个开学季又将“人脸识别”技术全面应用于院系迎新报到,用最前沿的科技、最专属的迎接让北大新生感受到了最为热烈的欢迎。  8月30日,古朴燕园再次迎来新同学,一大波朝气蓬勃、个性前卫、自带科技感的“小鲜肉”走进百廿北大,为美丽燕园注入激情与青春活力。报到场地邱德拔体育馆内秩序井...

  今年暑期,北京大学在“刷脸入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不仅将人脸识别技术成功运用于游客“参观北大”网上预约系统之中,在这个开学季又将“人脸识别”技术全面应用于院系迎新报到,用最前沿的科技、最专属的迎接让北大新生感受到了最为热烈的欢迎。

  8月30日,古朴燕园再次迎来新同学,一大波朝气蓬勃、个性前卫、自带科技感的“小鲜肉”走进百廿北大,为美丽燕园注入激情与青春活力。报到场地邱德拔体育馆内秩序井然、有条不紊,每个院系工作台前的“刷脸神器”功不可没——计算中心开发的人脸识别设备让每个院系加快了迎新的步伐,让摩肩接踵、排队拥挤的场景成为历史,让新同学在“刷脸迎宾”大屏幕前惊喜、驻足。人工智能(AI)助力智慧迎新,人脸识别让守正创新中的古老燕园不断绽放科技异彩,瞬间圈粉时代萌娃。

  

  新同学在“刷脸迎新”大屏幕前留念

  “整装待发”的“刷脸报到”神器

  迎新当日,“刷脸神器”成为报到现场最为闪亮的科技明星。只见25台崭新的人脸识别设备在各个院系的报到台上闪着银光,前来报到的新同学只需将自己的身份证往刷脸设备上一放,稍稍驻足,个人信息及报到进程便跃然屏幕,显着提高了新生的身份识别速度和准确度。计算中心继2017年在成功试点两个院系的基础上,根据主管校领导的指示,将“人脸识别”技术全面应用于本学年的院系迎新报到。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迎新工作的效率,真正实现了快速迎新,精准报到。据统计,截至迎新当日中午12点,完成报到的新生已达88.3%,较去年同期的78.9%提高了11.9%。截至迎新当日下午6点,校本部2983名应报到的本科新生(不含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中已经有2972人顺利报到完毕,报到比例高达99.63%,与去年相比,迎新工作提前两小时完成收尾。

  除了“刷脸报到”,计算中心还首次尝试在迎新现场部署“刷脸迎宾”大屏,用最前沿的科技、最专属的迎接让新同学感受到北京大学最为热烈的欢迎,这一独具匠心的安排为“智慧迎新”再添一抹北大情怀。步入位于邱德拔体育馆二层的迎新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个高3米、宽5米的巨幅彩色屏幕。大屏幕上,画中画实时显示着路过同学们的身影,反应迅速的“刷脸”系统不时在主画面中显示识别出来的新生名字和头像,9幅优美又饱含深情的迎宾画面与新同学的笑脸交相辉映,让同学们充满惊喜,争相上前体验这一科技神器。机智的“刷脸迎宾”大屏不断变换背景、欢迎语和头像位置,“某某,新同学欢迎你!”“某某同学,祝贺报到成功!”“北大?爱你”“北大欢迎你”“WelcometoPKU”“我?北大”“家@北大”等暖心的欢迎词令大家兴奋不已,纷纷上前与大屏幕上专属于自己的欢迎画面合影留念,并俏皮地称赞“智慧迎新666”“这一波操作猛如虎”。

  

  “刷脸迎宾”瞬间让新同学感受到北大的温暖和智慧

  迎新工作得以圆满完成,除了人脸识别技术的成功应用,经过全新改版的迎新系统也功不可没。为了更好地服务迎新工作,计算中心每年都会对迎新系统进行调整,以适应学校对迎新工作的最新要求。今年五月,计算中心正式开启对迎新系统的第三次版本升级,以适应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技术的发展,整个暑假,计算中心技术人员圆满完成了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同时,扎实做好系统测试、新生数据采集核对、人脸识别数据对接等前期准备,以确保系统安全可靠、数据完整准确、性能稳定高效。在计算中心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全新的迎新系统不仅功能更加完善、运行更加稳定,而且顺利实现了与“人脸识别”技术的无缝对接。现场快速、便捷、高效的数字化迎新充分展现了高科技给校园生活带来的极大便利,前沿科技与悠久文化的完美结合更加彰显了北京大学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独特魅力。

  长期以来,北大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主管校领导多次指出要努力创新,大力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今年暑期,计算中心在“刷脸入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基础上,再次将人脸识别技术成功运用于游客“参观北大”网上预约系统之中。部署于学校东北门的游客“刷脸入校”系统高效准确,参观队伍秩序井然,长期以来饱受诟病的游客在校门口排长队问题得以解决。近期,计算中心将继续与保卫部密切协作,陆续在各个校门安装人脸识别道闸,让大家入校更加便利。同时,计算中心也将积极进取,大胆尝试,不断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运用于学校的发展和育人工作之中,在校区融合、品质校园、节能减排、数据共享、分析预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升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