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疆克拉玛依职院从“学生端”发力,通过创新模式、精雕细琢,让思政课更加吸引人  用专业课的精神打造思政课  如何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让学生认为“有用”、能够“有心”、感到“有趣”?这无疑是职业院校抓好思政教育的关键。  “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今年两会精神能在第一时间进入课堂,并成为学生热议和最感兴趣的话题,得益于我们对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谈到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新疆克拉...

  新疆克拉玛依职院从“学生端”发力,通过创新模式、精雕细琢,让思政课更加吸引人

  用专业课的精神打造思政课

  如何充分利用职业院校学生特点,创新思政教育模式,让学生认为“有用”、能够“有心”、感到“有趣”?这无疑是职业院校抓好思政教育的关键。

  “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今年两会精神能在第一时间进入课堂,并成为学生热议和最感兴趣的话题,得益于我们对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谈到职业院校思政教育改革,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和对记者说,“从2013年开始,我们通过创新模式、精雕细琢,用‘工匠精神’打造思政课,发力‘学生端’,让思政教育围着学生转,让最新的思政内容第一时间进课堂,营造‘沉浸’模式,使学生‘泡’在思政教育氛围中。”

  下功夫让学生认识思政课“特殊价值”

  “在一些职业院校学生眼里,思政课地位不高。这个难题不破解,思政教育效果不可能好。”对此,克拉玛依职院思政部主任景四新有着切身体会。思政课教师讲得再精彩,一些学生的主动性依然不足,他们认为“技能学好了,将来可以找个好工作。花时间学思政,又有什么用”。

  “不能怪学生,作为思政课教师,得认真回答学生并让其认识到学好思政课‘有用’。针对学生的问题发力,才是破解思政教育难题的钥匙。”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判断,景四新在大一新生的最初几堂思政课上下功夫,精雕细琢课程内容。他首先让学生“说说你们眼里的思政课”,讨论异常热烈,得出的结论却令人倍感压力,不少学生认为学好技能就行了、学思政有些浪费时间。

  景四新以学生们最看重的“就业”为切入点来说事儿。“学好技能没错,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对口岗位。如果选择非对口岗位,这个时候同学们所说的技能,恐怕就派不上多大用场了。”景四新这样一说,不少学生愣住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在学校学的思政课,成了你最有价值的资本了。”

  “思政教育重在培养思政素养,教会大家爱国、爱岗、敬业、奉献,还涉及国家大政方针、未来发展愿景,事关每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影响到大家是否能过上想要的生活。这就是思政教育的价值所在。”景四新还列举伟大人物和学生们熟悉的典型人物成长故事,深入分析思政给其带来的深刻而巨大的影响。

  “过去,没听老师说过思政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有这么大。认识到思政课有用,我便意识到其重要性了。”大二学生刘涛这样对记者说。景四新和思政教师们的创新做法,从2013年起在全院推广,所有思政课教师在给新生上思政课的时候,都要让学生首先认识到思政课是“有用”的,并将其“特殊价值”教育贯穿始终。

  任务单让学生主动发掘思政课“魅力”

  认识到“有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增强。那么,接下来的“文章”又该怎么做?

  “我们在思政课这个主渠道、主阵地上大做文章,想办法让学生沉浸其中。”王和告诉记者,“学院创设‘课程任务单’制度,每门课都通过任务单模式进行教学。”记者看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第一时间就进入了克拉玛依职院思政课任务单中。

  过去,在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下,基本上都是教师主导、主讲,讲完了事,虽然入耳了,但难以入心入脑,效果打了折扣。如今,思政部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方式,对每个章节进行分析研判,制定出任务单,再将任务单分配给班里由8至10名学生组成的小组,各小组则根据任务单要求分头准备。

  “任务单模式下,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教学进程中来。”教师杨明睿告诉记者,“有了任务,学生们就自然而然地行动起来,动手、动脑、用心便自然而然了。这很像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动手才能学会技能一样。”

  “初中、高中都没有这样的学习模式,所以大家都很兴奋,一接到任务单就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了。”大一学生王淑佳告诉记者,“我们先进行课程预习,找到核心点,再根据课程要求收集资料、整理文案,小组成员间进行讨论、形成观点。在报给任课老师并得到肯定和批准后,小组从成员中推选一名学生作为主讲,面向全班同学开讲。然后,老师再进行点评,就一些难点和重点内容进行点拨式讲授。”

  “亲切感倍增,很多生硬的概念和道理,通过学生的讲述变得容易接受了。”景四新说,“从统计数据来看,在任务单模式下,学生主讲使学生的抬头率大幅提升,充满了兴趣和期待。”

  4个学期4门课,该校都要切合教材设计30多个任务单派发给学生。大三学生王亚龙告诉记者:“我们都很看重并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每个任务单完成后,都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话题,课后会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从课堂延伸到食堂、宿舍,有时候讨论和关注甚至会延续一个多星期。”

  让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学习全过程

  从“学生端”发力,克拉玛依职院紧紧抓住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课不放,让实践活动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王和告诉记者,实践课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让学生觉得思政教育“有趣”,不枯燥。

  “有趣”,学生才喜欢,才能入脑入心。每周三下午,是该校思政教育实践课时间,也是学生最期待的课程。

  “给学生上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践课的时候,我没有按照传统模式在课堂上讲,而是带着学生走出了校门。”该校经济管理系班主任马芮告诉记者。马芮带着学生们去了菜市场和社区,学生们把一份份关于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调查表向经营户和市民随机发放,并进行调查。“学生们很兴奋,觉得这样的活动很有趣。调查回来,再进行分析总结,看看普通群众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了解多少。”

  这个过程,对学生触动很大。一番实践活动下来,学生们不仅自己记住了内容,而且接触了解了社会,增强了思政教育重要性认识。学生李娅娟说:“很喜欢没有生硬说教的思政实践活动课,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每节课都收获很多、触动很大。”

  王和认为,让学生觉得“有趣”,是增强思政教育效果和魅力的关键之一。有趣了,学生就会主动参与,激发主观能动性。就像学生学技能,调动起了学生兴趣,他们自然就能去钻研、琢磨。

  2017年暑假,该校把思政教育实践课开到了农村,给农民们提供服务、开设讲座。大二学生马江说:“大家深受触动,纷纷表示毕业后到基层去工作。”

  王和告诉记者:“我们还把思政教育实践课延伸到实习实训现场以及寒暑假,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实践活动,确保思政教育不断线。用专业课的精神打造思政课,让思政课变成精品课程,学生爱上,教师爱教。”

  确保思政课“有用、有心、有趣”之外,该校还对思政课考核评价进行改革,改变过去靠出勤率和考试成绩就能合格的考评方式,评价向任务单完成情况、参与度、实践课效果等方面倾斜,考评结果与奖助学金以及评优评先和毕业挂钩。“软硬兼施”的评价方式,让思政课成了学生们的最爱,思政教育呈现出旺盛生命力。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