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提及在线教育,让人有“又爱又恨”之感。  “爱”,是因为在线教育作为“互联网+”教育的成果,实实在在助推了教育公平的推进、教育效率的提升和教育的个性化开展,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在线教育享受以前无法接触到的优质教育资源;有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更富针对性、更精准地开展教学和评测;时间、空间的距离被打破,让教与学随时随地开展。  “恨”,是因为当下的在线教育市场,质量良莠不齐、个别在线...

  提及在线教育,让人有“又爱又恨”之感。

  “爱”,是因为在线教育作为“互联网+”教育的成果,实实在在助推了教育公平的推进、教育效率的提升和教育的个性化开展,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在线教育享受以前无法接触到的优质教育资源;有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更富针对性、更精准地开展教学和评测;时间、空间的距离被打破,让教与学随时随地开展。

  “恨”,是因为当下的在线教育市场,质量良莠不齐、个别在线教育机构承诺不到位、硬件不给力、维权不容易等问题一直存在,伴随在线教育的发展,如影随形。

  发挥其长、弥补其短,促进在线教育良性、优质发展,需以“更智慧”和“更规范”为两翼。

  一问在线教育:

  能否更公平

  【场景】引入几个小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何为动能,然后启发学生们猜想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老师再用演示实验进行定性验证……日前,北京一七一中学物理教师苑红霞在北京为拉萨北京实验中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课。这堂课是京藏优质教育资源远程互动教学项目的一部分,旨在让远在拉萨的学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线教育,助力了教育公平,也让教育变得更有温度。

  刘锡是山东省潍坊市的一位退休老人,出生于1938年的他,虽已近耄耋之年,却是国家开放大学2013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员。

  没上大学一直是刘锡心中的遗憾。2010年秋季,得知通过远程开放教育可以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并能获得国家承认学历,刘锡立刻报名,开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专科的学习。3年后,他顺利地完成专科学习,继续报名攻读本科层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湖北作为中部大省,地域广袤、地形复杂,在山区的农村学校布局分散、教学点多。以咸宁市为例,该市多半地区都是位于幕阜山脉的连片贫困区,中小学点多面广,如何将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开齐、开足、开好,曾是当地教育部门的头疼事。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多年前,当地探索了“联校走教”的形式,安排中心校的教师下乡送教。

  “每个星期为了给孩子们上一节课,我先得走半个小时山路,然后再坐半个小时船,一来一回,光在路上就得好几个小时。”黄沙铺镇梅田联校语文教师朱凤云至今还清晰记得几年前去村小教学点上课的情景。直到2013年,当地探索利用互联网,对教学点开展专递课堂或同步课堂的教学试验,教学点联了网,优质教育资源“一步直达”。“8名教师满足了近800名学生的师资需求,”当地电教馆馆长由衷感慨,“如果没有互联网,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更重要的是,科技的进步、在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手段和方式,让原来一些难以实现的助力教育公平的举措更好开展。以教育科技企业好未来为例,他们曾探索多年通过捐建希望小学来助力教育公平,虽有成效,但覆盖人群仍然有限。不久前,他们推出“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将线下的“希望工程”搬到线上,力求辐射更多人。一方面,将在线课程、课件、题库等资源,通过直播系统输送给贫困地区的学生和老师,另一方面,以互联网为载体,让提供帮助的人和有教育需求的人更方便、更及时匹配,让教育公益、教育公平借助互联网变得更高效、覆盖更多人群。

  “教育公益的核心在解决教育问题本身。捐钱捐物不难,但优质的教育资源,特别是教学内容、优质师资,这些才是教育公平的关键。”在线英语教育机构VIPKID创始人兼CEO米雯娟谈道。

  二问在线教育:

  能否更科学

  【场景】在慧科教育采访时,记者曾看到这样一个场景:一节在线教育课程,时长为45分钟。根据课程的后台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到,有超过80%的学员在课程进行到第八到十分钟时,出现了暂停、回放的情况。基于此,课程开发人员就可以清楚地掌握该课程的难点所在,并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或为学生做相关内容的进一步推送。

  互联网、大数据,让因材施教正逐渐成为可能。

  先说教的过程。传统的课堂,老师们需要通过让同学们举手表示是否对所讲授的知识点全部掌握,而基于新技术支撑的课堂,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老师可通过大数据分析随时掌握。“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积累教学经验,知道哪个知识点学生更不容易掌握,了解哪个学生更容易在类似问题上出现错误等,然后凭借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工作。这种经验,其实就是一种数据的积累。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年轻的教师也可在短时期内获得类似‘经验’,从而更高质量地开展教学。”猿题库联合创始人李鑫谈道。

  再看学的过程。每个孩子的天性禀赋、理解能力和兴趣点都不同,“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可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案,从而提升效率。”百度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张高认为,“不仅在基础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个性化的学习也非常重要。例如很多计算机系的学生知道应该学习编程,但对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与未来的志趣和就业方向相匹配其实并不清楚。基于大数据分析,在学生学习之初,便给予其相关能力和兴趣等方面的评估,找到其短板和优长,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过程,从而做到让学习不再盲目。”

  当然还有评测的过程。一直以来,老师都有这样的困扰:布置作业时,只能参考学生掌握的平均水平,学有余力和学习吃力的学生都很难被针对性地关照。近些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力求通过技术开发,让作业的布置和评测的过程变得更具针对性。以在线教育机构一起作业为例,他们就力求开发出适合不同学生水平、需求的作业内容,从而帮助老师将评测的过程变得更有针对性,如今,其产品已深入多所公办中小学进行试点。

  “在线教育发展到现在,技术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到‘决定性’的程度,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技术将会极大地推动在线教育的发展,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应用或将激发行业颠覆性的变革。不久的将来,通过精准匹配,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适应性学习,老师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甚至帮助学生获得‘更适合自己的老师’都是有可能的。”在线英语教育机构51Talk创始人兼CEO黄佳佳谈道。

  三问在线教育:

  能否更规范

  【场景】很多家长都遇到类似的糟心事:购买了在线教育课程,但是一上课才发现,课程根本没有宣传的那么好,师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想退课、退费,也往往并不容易。

  据相关机构统计,2016年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560亿元、同比增长27.3%,在线教育用户9001万人、同比增长21.5%,未来几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保持20%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市场,如何更加规范、优质,是关乎在线教育机构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

  采访中,不少在线教育机构负责人认为,当前,在线教育仍然处于“1.0版”到“2.0版”的过渡期,面临几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来自于教学内容的优化。以在线英语教育为例,绝大部分机构参考的是美国本土的标准,然后根据其标准和教材做本土化的内容开发,如何让内容更接地气、更高质、更符合中国中小学生的现实需求,是各家机构普遍面临的挑战;第二个挑战来自于成效。线上教育尽管有效率高、随时随地开展等优点,但却很难同时拥有线下教育可以群体讨论、与老师的反馈更直接等特点,如何让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更有机结合,优势互补,也是很多机构探索的方向;第三个挑战来自于行业的口碑。不久前,几家在线教育机构竞争白热化,在网上论战、互指对方抹黑,这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在线教育市场竞争仍不够理性、有序。

  “教育的事业,没有旁观者,都是当事人。”采访中,不少教育学者表达了这样的共识:“教育有着极其特殊的属性,所有人都是当事人,因为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教育的受益者,因此,每个人、每个机构,整个社会,都要自觉成为这个行业的推动者和规范者,唯如此,才能让教育内容更优质,在线教育行业更加规范,才能最终让每个孩子受益,为民族、国家的人才培养助力。”

  (曹慧瑜、卢敏、殷婉莹、耿炎炎参与采访)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