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高级技能综合性人才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当前,职业教育进入加速发展、提升内涵的快车道,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探索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对策,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从而更好...
【摘要】
培养“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高级技能综合性人才是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当前,职业教育进入加速发展、提升内涵的快车道,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探索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对策,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心理素质 对策探究
随着社会发展和高校改革深入,高职教育逐渐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现有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在校生1134万人,开设专业700余种、专业点近4万个,覆盖社会发展各领域、市场需求各岗位,高职教育进入发展快车道,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但高校扩招后大学毕业生总量居高不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在对毕业生进行技能考察时,将职业道德、职业取向、职业认同感及抗挫折能力等职业心理素质同时纳入考评,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提升迫在眉睫。
一、新时代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意义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优先政策,并将职业教育放在“促进就业”的重要位置,彰显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大学是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阶段,高职院校需要构建合理且科学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体系, 不断地扩大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范围,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操守, 为高职学生将来步入职业道路奠定基石。[1]据麦可思《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对2015届大学生就业情况调查显示,毕业三年内转换职业的,高职高专达49%;毕业三年内转换行业的,高职高专达50%。就业形势的严峻导致毕业生就业期望和就业岗位结构性矛盾突出,加之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给高职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困扰,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现状与职业的心理素养要求存在较大差距。而新时代企业不仅需要专业技能型人才,更需要具有爱岗敬业精神、积极进取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及较强的抗挫折能力的员工。企业的需要为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提出了新要求,设计了路线图,同时也带来一些新挑战,高职教育需要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迎接挑战,解决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二、当下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问题分析
(一)价值观取向偏离,信誉评价不高
出生于“00后”的高职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丑恶社会现象影响,自我认知发生偏差。在对高职生毕业上岗的调查访谈中发现,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信誉评价不高。受高校就业率考核影响,学校往往要求学生“先就业、后择业”,而学生进入企业后自信心不足、从众心理严重,缺乏责任感、职业认同感,对企业忠诚度低,择业态度不端正,考虑个人的利益较多,考虑企业的发展利益较少等问题出现。
(二)职业定位不足,自我认知缺陷
高职扩招后,学生生源类型复杂,文化知识基础偏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性,学习目标不足。高职学生的学习期望与现实状况间的差距较大,学生入校前专业填报大多听从父母建议,入校后部分学生选择重新调整职业规划。部分学生入校后存在消极、抑郁、放纵及自暴自弃的心理,自我认识产生缺陷,出现压抑敏感等心理素养问题。部分学生毕业后工作中自视甚高,缺少沟通,缺乏团队精神,工作上经历挫折时,归结为事情难度大,运气不好,甚至怨天尤人,一蹶不振。
(三)心理教学手段落后,目标定位不精准
高职学校普遍较重视职业技能教育,轻视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设备投入不足,无法满足高职学生的心理需求。职业心理素质发展的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大多没有单独开设有关职业心理素质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心理教育课程教师集中上课,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课堂互动性不强,日常教育中融入职业心理素质综合训练不足,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四)职业规划脱节,专业内涵建设不足
高职学校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缺乏系统性与趣味性,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虽提及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在就业辅导中加以强调,但只是简单地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没有动态对接职业岗位新变化,没有根据学生学业、职业、事业的发展,深入研究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缺乏奋斗目标、进取心和工作动力,职业规划脱节。
三、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一)树立职业教育大课堂理念,职业道德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二是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职业心理教育的实践中去,在各专业课程中完善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实施“互联网+职业教育”,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开发学生职业潜能, 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使学生具备核心政治素养;三是搭建统筹协调的机制,将“心理育人”中学业教育、人文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学工部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中,充分发挥校团委、辅导员的作用,利用云班课、学校微信、微博、班级QQ群等信息化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学生的职业诉求及心理动态,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要加强人际沟通、人生价值观、情绪管理团体辅导,加强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能力。
(二)加强校企一体化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要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提高校企合作效率,形成校企利益共同体。结合行业、企业、职业特征、学生实际等内容,创新教育教学形式,对接专业教学标准和企业标准,共建共育人才,为学生职业发展增添助力。一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加强与企业合作,健全学生实习制度。利用实训及顶岗实习机会,工学结合,拜师学艺。二是采用引进来的办法,利用导师制和项目驱动教学法,邀请企业决策者、企业高技能人才到校,召开优秀校友报告会,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对企业的了解,促进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养成。三是在企业设置师徒结对职业心理素质辅导室,及时关注学生职业心理素养的变化,给予适当的干预与分析,形成知行结合,师生结合,校企结合,校园内外全方位育人的生动格局,构建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立体工作网络。四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职业经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风尚,积极对接企业,加强实习实训活动,增强信息反馈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成职业心理评测,提高职业认同感。
(三)完善培训体系,主动适应企业需求变化
以学生为本,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完善职业心理素质线上线下协同培训体系。一是建立学生职业心理测评体系,掌握学生特点、成长经历及家庭教育模式,降低外部环境的影响,为人才培养提供“大数据”。二是采取课内课外双向结合,应用多元化的心理课程教学方式。精心设计第一课堂,设计职业心理素质团体训练课,提升特色专业的针对性。根据学生个性化需求设置网络课堂,通过开展网上在线学习、网络测评、网上心理咨询问卷调查等形式,发挥学生学习心理知识的积极性[2];规范整合第二课堂,教育学生认知职业道德规范,坚定职业信念,培养职业道德情操,强化职业自律。三是加大学生线下遗留问题的解决,运用心理辅导、心理游戏等实践活动提升心理素质,挖掘学生职业兴趣。四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在社团活动中开展“我的就业观”等活动,开展职业心理质素训练,模拟企业HR招聘现场,体验就业招聘过程,培养学生就业适应能力。
(四)实施职业素养心理教育,落实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源规划有利于学生准确定位,合理安排学习生活,实现学业与职业的对接,提高就业竞争力。一是建立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体系,以企业对员工职业心理素质的要求为依据,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职业心理素质教育诊断,帮助学生分析职业特征,提升职业认知度,实现职业认同。二是将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渗透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利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两大课堂,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活动,在体验式的团队环境中,完成职业心理的成长。三是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序列化设计,区分层次,突出重点,使其共同作用,发挥1+1+1大于3的作用,持续、连贯、规范的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稳定的职业心理素养。大一年级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励志打下理论基础,根据行业实例,制定职业前景规划。大二年级根据实例,分析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或者其他方面的职业心理素养。大三年级提高求职心态,技巧,本行业的相关态度,从低到高,深入浅出,去粗取精,从而促进职业心理素质教育均衡、健康发展,不断树立学生以良好的职业心理素养,迎接职场挑战,完成从“学校身份”向着“职业人”的方向延伸。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高职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个体需求、职业特征、群体特点,激发学生职业发展意识,分阶段、分层次的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学习、生活信心,构建立体化职业心理素质教育,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勇于承担新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
作者: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罗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