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期间,很多高校推迟开学时间,按照“停课不停学”的思路,高校教师在家里通过各类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授课。一方面,抗疫让网课一时成为高校教育的刚需标配;另一方面,高校网课通过大众平台开始全面走向社会。

  抗疫期间,很多高校推迟开学时间,按照“停课不停学”的思路,高校教师在家里通过各类互联网平台进行网络授课。一方面,抗疫让网课一时成为高校教育的刚需标配;另一方面,高校网课通过大众平台开始全面走向社会。

  其实,高校的网课教育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网课只是传统课堂授课的补充,或者是专门针对函授学生进行的授课。抗疫期间,网上讲课被全面推广,很多高校几乎所有的课程都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既包括老师的讲课过程,也包括学生的上课互动,学习资料和教学监督系统。本次抗疫期间网课教育的全面普及,对我国网络教育发展和高校教育面向全社会的普惠意义非凡,至少包括三大方面。

  第一,受众多元化。抗疫期间,自我隔离的客观需求,让学生和家庭长期绑定。老师讲课期间,也正是学生和家庭在一起的时候。实践中,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听课,是有家长“旁听”的。特别是人文社科类学科,如外语、历史、法律、社会、经济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家庭成员的“伴听”,让高等教育受众更加多元化,这就使得高等教育更加普惠。

  第二,平台多元化。按照教育部的相关建议,至少有三四十个教育类、直播类、通信类平台被纳入到网课系统。除此之外,各个高校还结合网络实践需要,依照教师、学生的使用习惯,允许使用更多类型的平台,这就使得高效课堂成为抗疫期间网络平台的特殊必需品。有些平台甚至为此筹建了相关慕课体系,这就为未来高校网络教育技术夯实基础做好了充分准备。

  第三,课程多元化。一般来说,高校教育形式与内容应该是相统一的关系,网络教育带来的形势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思路、讲课技巧和授课内容。

  首先,网课教学考验老师教学基本功。在传统课堂上,对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难明确的判断标准,或者说,讲得好不好,教学评价体系很难直观表现。网课出现后,讲课能力的高低常常会通过在线人数、评论和点赞数量、互动情况进行衡量。讲得好与不好,除了学生之外,家长、网民、其他专家都可以进行评价,这在客观上鞭策了授课老师要努力提高讲课技巧。

  其次,网络互动增强了课堂活跃度,让老师和受众达到教学相长。我本人在讲课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留言、点评、提问等环节,这些互动往往能够提供更为鲜活的案例,或者更加新奇的思路和更加实践化的思想。这些网络教育中出现的互动,不仅能让网课更加有趣,而且还能激起教课老师更多科研的“火花”。

  再其次,全社会网民的参与,让网课成为抗疫期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观。在我讲课过程中,很多网民将与本课有关的案例发到讨论群,或者在线提出问题,这就让我们的法学教育更加实践化。学以致用速度之快,可能只有在直播教学这种形式下才能真正体现。比如,我讲到网络用户权益法律规定时,有网友会将在直播电商中容易遇到的法律问题通过课程讲授加以辅助说明,甚至在我讲授完毕后,听完课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现场答疑解惑。很多网民通过课程,意识到法学的价值;很多学生意识到了法律实践的意义;很多老师看到了自己教学的效果;更有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了解了不同学科的特点。也许,这才是网课教学的最大收获。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原载《检察日报》,有删节)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