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科技革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迫切需要培养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亟待构建类型属性突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新时代,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科技革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迫切需要培养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亟待构建类型属性突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以实训基地为纽带,健全职业技术技能培养体系

  建立职业技术技能标准体系。建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联合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以职业大类(岗位群)为单位,统筹融合职业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共同制定覆盖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职业技术技能标准体系。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直接对接低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高层次技术技能还应该授予技术技能大师、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荣誉称号。职业院校依据职业技术技能标准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统筹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促进职业教育层级之间的沟通衔接,协同推进理论教学和实习实训实践教学。

  拓展实训基地职业教育功能。实训基地是职业技术技能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关键结合点。应建设高水平专业化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推广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经验,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实习实训,让学习者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应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给予产教融合型企业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税收等多方面激励,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强化职业教育监管和督导评估。保证职业教育质量,是增加职业院校吸引力、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关键。建立第三方教育评价机制,采用市场机制筛选培育一批高水平社会化培训评价组织,参与实施职业技术技能考核、评价和证书发放等活动。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质量和就业能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指标,开展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建立职业教育监管体系。

  以本科职业教育为重点,健全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

  确立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地位。调整中职学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在加强文化基础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岗位群或行业大类需要的综合性、通用性、基础性能力,为升学或就业打下宽厚基础。将部分面临生存危机的中职改为职教中心为所有高中生提供职业技术必修课、选修课,主动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让所有学生都掌握1~2个职业技术技能。

  发展本科及研究生职业教育。扩大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试办本科职业教育的专业范围和规模,条件成熟后将其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继续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鼓励高水平工科院校发展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应用技术类型专业或课程。在本科职业教育取得新突破的基础上,以高水平本科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为依托,推进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构建职业教育学历学位体系。建立相对独立的职业教育学历体系,授予从中职到专业博士毕业生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建立国家资格框架,畅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渠道,推进学习成果互认、积累和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体系

  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搭建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立交桥”。继续探索单独招生、中高职贯通、普职融通、注册入学、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师傅收徒弟等多种考试招生办法,逐步扩大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本科职业院校招生应将职业技术技能有所成作为基本条件,并将职业技术技能发展潜力作为重要依据,结合特定职业领域或岗位群需要的理论知识,进行针对性选拔录取。

  开辟职业教育“专升本”升学通道。在完善现有普通“专升本”通道的基础上,专门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设立职业教育“专升本”升学通道,直接服务于本科职业院校招生,考试内容、选拔方式、录取标准等方面体现职业教育属性,着重培养学生具有理论支撑的实践能力、新领域研发能力。

  (作者:张家勇,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