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化的防拐防骗不能寄望于幼儿防忽悠能力,全社会都该为孩子构筑起最坚实的安全防线,严厉打击、合力防范,为孩子成长创设更为安全的社会环境,这才是防拐防骗的主体工作。

  为增强幼儿防骗意识,江苏镇江新区实验幼儿园小班年级组日前举行了一场“防拐、防骗演练”活动。“在不到20分钟的过程中,成功骗取了共46名小朋友到幼儿园大门后”。每个被拐儿童的背后,几乎都对应着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在原子化和陌生化的风险社会,幼儿被拐被骗的概率可能会更高些。理解了以上语境,就能理解家长的焦虑。

  儿童安全是事关千家万户的大事。早在1983年,美国政府便将5月25日定为儿童失踪日,以此纪念纽约六岁儿童伊坦·帕兹1979年5月25日的失踪事件,并开始在全国范围协调官方力量,应对儿童失踪问题。此后,这一形式被多国借鉴,最终形成国际失踪儿童日。换言之,一个共识渐次清晰:防拐防骗既是家长和学校的义务,更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这是一个现实的矛盾:一方面,防拐防骗确实要从娃娃抓起,无论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极端,还是“不吃陌生人糖果”的常识,教育总比放任好、防范总比撒手不管强。另一方面,防拐防骗似乎又依赖不了娃娃自身,不管家庭或学校的课程多么成功,在色香味俱全的诱惑面前,不少孩子毫无防御能力。这让人联想到此前央视《新闻直播间》曾播放过类似的测试:50个受测孩子,42个被顺利拐走。

  这能怪孩子吗?问题还得一分为二。如果是该上的课也上了、该提醒的也提醒了,板子就不能打在教育的身上。道理很简单:低龄儿童尤其是三五岁的孩子,基本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都处在萌芽阶段,要让他们随机辨别“世道”与“人心”,显然是不可能完成之重任。再说,面对赤裸裸的诱惑,别说是孩子,大人还有泥足深陷、难以自拔的时候,因此孩子被“巧言令色”的假人贩子拐走,实在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当然,“20分钟不到‘骗走’46个孩子”这一现实依然给了我们足够的警醒:防拐防骗要持之以恒、持之以细,防骗教育要生活化、场景化,模拟演练比空口说教要有效得多,GPS定位等技术亦为防拐防骗提供了信息化的加持之力。家长也好、园方也罢,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要对孩子的防拐防骗能力过度自信。制度化的防拐防骗不能寄望于幼儿防忽悠能力,全社会都该为孩子构筑起最坚实的安全防线,严厉打击、合力防范,为孩子成长创设更为安全的社会环境,这才是防拐防骗的主体工作。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