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曾多次强调“互联网思维”,促使这一创新性思维逐渐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他提出的“大宣传”理念,体现其对互联网及新媒体时代迅猛发展态势的积极响应,实现了对宣传思想工作认识上与时俱进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曾多次强调“互联网思维”,促使这一创新性思维逐渐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他提出的“大宣传”理念,体现其对互联网及新媒体时代迅猛发展态势的积极响应,实现了对宣传思想工作认识上与时俱进的飞跃。
互联网思维,究其实质,是以互联网的模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强调“民主、开放、参与”,注重人的价值和用户体验。今天它已成为一种必备的时代性思维,一切发展创新都应当而且必须立足于互联网。高校的思想理论建设、先进文化传承和教育管理创新,同样离不开这一大背景。
首先,在保持理念常新中实现思想引领。进入“全球、全民、全媒”的新媒体时代后,移动互联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师生的价值取向日益多元,“众声喧哗”已成为舆论常态。要实现在多元之中占主导、在多样之中谋共识、在多变之中把方向,高校应主动适应网络新媒体特点和规律,保持理念常新。“大宣传”理念和“媒介融合”、“中央厨房”(即融媒体中心)、“互联网思维”理念,具有一脉相承的与时俱进品格。鉴于网络舆论实际影响巨大、引导难度加大,传统主流媒体存在被边缘化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网络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预示着宣传思想工作重心的适时转移,符合变化发展了的情况,这对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同样适用。
其次,在克服“本领恐慌”中提升宣传能力。宣传思想领域的“本领恐慌”,集中表现为未做好接受技术和媒介变化的准备,导致宣传话语权在失语或缺位中被削弱。
提高把握互联网规律的能力。互联网思维强调尊重用户、尊重粉丝,提倡交流协商、公开透明、民主互动,导致人人皆可成为中心,昔日的权威和独家话语权逐步消失。高校宣传干部都要学网、懂网、用网,改变过去下命令、灌输式的话语体系,在保证严肃性的同时又不失亲和力与人性化色彩,才能赢得信息传播的深度影响力。
提高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要正视新媒体时代媒介话语权力格局的改变,了解媒体的复杂生态及其“双刃剑”作用,要善待公众。要致力于打通“两个舆论场”,主动走在前面,在重大社会事件或热点话题面前,要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送到师生熟悉的新媒体阵地中,做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巧于发声。
提高宣传队伍的媒介素养。从原有居高临下的用媒体、管媒体,转变为对等平视的尊重新闻舆论传播规律,实现新闻管理向治理转型,理性疏导,以正视听。
第三,在把握“时度效”中讲好学校故事。把握高校宣传的“时度效”,应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凸显学校办学特色,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先声夺人,把握宣传分寸,实现有效传播,积极向全社会讲好学校故事,才能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强化阵地意识讲好学术故事。高校作为研究高深学问和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前沿,避免形式主义,用生动事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师德典型传播社会美德和主流价值观,围绕教学科研重大项目和成果进行深度报道,增强解释话语的时事性和吸引力,做到热点问题不失语,重大问题不缺位,敏感问题不越位。
坚持育人导向讲好青春故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要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风与教风、教师员工的言传身教,以学生为本,把教育渗透到青年学子熟悉的网络空间中去,以青春视角讲述学子好故事,传播学子好声音,融入和影响青年生活,吸引和打动青年心灵,传承和培育校园文化正能量。
创新智库建设讲好服务故事。高校应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出问题导向,开展前瞻性的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办学质量,积极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方能不辱服务社会的使命。
第四,在推进机制创新中实现多频共振。新媒体时代的高校“大宣传”格局,绝不是简单的力度加大、覆盖面扩大,更强调放眼全局、全盘考虑、统筹各方、整合资源,多渠道立体式展开宣传活动,建立全方位共享、全员化参与、全领域覆盖的新体系,从机制创新中获取综合宣传效益。
整合全方位共享的宣传内容。有必要在整合宣传平台的基础上有效整合宣传内容,实现各平台间信息资源的互通与共享,避免不同宣传平台同质化内容的出现,同时根据不同宣传平台的特色、受众接受信息的条件、手段和时间的不同,突出可视化、图解新闻、动漫动画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展宣传的广度与深度。
建设全领域覆盖的宣传阵地。完善“微博”“微信”“微视”“ 堂”“微论坛”传播教育平台和推送机制,以生动活泼的表达、灵活多样的形式,凸显其话题转换快、穿透力强、辐射范围大的优势,弥补传统校园媒体不足,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实现多频道同步发声、同时交互、同期呈现的传播多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