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相关权威研究已经揭示:发展学前教育是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十二五”期间,我国多措并举发展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已经建成的幼儿园质量如何呢?
编者按:国内外相关权威研究已经揭示:发展学前教育是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十二五”期间,我国多措并举发展学前教育,农村学前教育普及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已经建成的幼儿园质量如何呢?
近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贫困地区5个县、435所幼儿园、1507个班级进行了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仍有多道难题待解。
【1问】
班均规模和师幼比
远超国家和地方标准
班级规模和师幼比是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关键指标之一。相关研究表明,较小的班级规模和较高的师幼比更有利于教师提供良好的保育和教育,更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幼儿园班额普遍较大。具体分析显示,小中大班的最大班额分别为51人、63人、75人,甚至还有个别班级多达165人和180人,远超国家规定的小中大班分别25人、30人、35人的标准。5个县的师幼比平均为1∶23.3,师幼比最大的县为1∶36.1;专任教师和幼儿的比例则更大,平均为1∶32.4,比例最大的县为1∶43,远超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
实地观察时发现,因班额大,教师比较多的时间用于管理和维持秩序,纪律要求多、消极情绪多,积极的互动少;而且,安全隐患多、幼儿间的冲突和身体碰撞多,空气比较污浊,幼儿在狭小的空间久坐等问题,对幼儿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2问】
基本设备与卫生状况
很差,对幼儿健康不利
卫生保健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农村幼儿园一直存在着卫生条件和状况差的情况。
调查显示,农村贫困地区幼儿园班级的采光、基本卫生、厕所设备与卫生情况都很差。基本没有采光和基本不合格的班级占到51%;厕所的设置和基本设备不合适的班级占41%,主要存在不适合幼儿使用、无法通风、不方便打扫、特别脏且有刺鼻气味等问题。
现场观察发现,一些附设在小学里的幼儿班卫生状况很差,教师随着小学的铃声进出教室,桌椅的卫生基本没有人管。
【3问】
户外场地与设施设备
户外器械与自制玩具少
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一般情况下不少于两小时,其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充足适宜的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健康的重要保障条件,而丰富适宜的器械(具)与材料是保证幼儿体育活动和游戏的基本条件。在农村特别要鼓励幼儿园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根据调查结果,总体上看,无论是独立建院还是附设在小学里的农村园,幼儿基本都有户外活动的场地。但是,孩子们缺乏基本的户外活动器具和材料。本次调查重点关注常用的大中小型户外体育活动器械,结果显示,1/3的幼儿园(班)完全没有大型运动器械;近六成的幼儿园(班)没有比较易得的中型户外器械(如钻、爬、平衡等)。手持轻器械如球、绳、沙包等是最基本的材料,而且能够自制,然而四成多的幼儿园根本没有手持轻器械。
综合评价幼儿园户外活动设施对幼儿全面发展走、跑、跳、攀登、爬行、平衡等各种动作技能的作用,可以发现,69%的幼儿园(班)其设备设施不能全面发展幼儿的各种动作,设备材料数量少、品种单一的情况普遍存在,而且越是材料少的幼儿园其设备材料越不让幼儿使用,基本上都收存起来以免损坏。
从户外活动设备与材料的安全性来看,19%的幼儿园(班)还达不到基本的安全要求。从使用率来看,50%的幼儿园(班)户外活动的设施材料使用率都比较低,使用率比较高的班级仅为14%。从户外活动材料的自制情况来看,有62%的幼儿园(班)完全没有自制的户外活动材料,自制材料的比例占三成及以上的幼儿园(班)只有8%。总体来看,孩子们的户外活动特别是户外体育活动基本没有保证。
【4问】
室内环境及设备材料
缺材料,游戏得不到保证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必须为幼儿提供基本的游戏空间、环境和条件。
调查发现,没有活动区的园(班)占68%,符合要求的班级只有2%。基本没有游戏材料的园(班)占到61%,能做到材料比较丰富的园(班)占13%。应该说,这种教育环境基本不符合学前教育的特点,也是导致“小学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进一步分析有区域设置的班级游戏材料的特点可以发现,在安全卫生、材料的丰富性、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且便于幼儿取放等方面,完全做不到和大部分做不到的班级合计占77%-87%,基本能做到及以上的班级仅占13%-23%。从幼儿每日进行区域游戏的时间来看,平均只有21分钟,并且各地差异较大,有的班级达到了40分钟,而最短的区域游戏时间只有10分钟。基本条件的缺乏和游戏时间的没有保证,严重地影响了幼儿游戏的状况和水平。
【5问】
墙面布置
不符合幼儿教育要求
墙面布置又称墙饰,是幼儿园和班级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影响着幼儿对幼儿园和班级的感受,也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良好的墙面布置能让幼儿感到温暖、被接纳和有吸引力,主题性墙饰、活动区、生活区等各种不同的墙饰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引导提示和经验提升的作用。
本次调查从墙饰的教育性、高度适宜性、内容与形式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幼儿参与程度等几个主要特征来评量墙饰的质量。结果显示,16%的幼儿园没有任何墙面布置,半数左右的班级墙面布置没有体现教育性和形象性,或者两个方面都不符合要求,39%的班级部分符合要求,基本符合或非常符合的班级分别只占9%和12%;从墙面高度的适宜性来看,64%的班级没有做到或不符合要求,30%的班级部分墙饰布置能达到要求,只有6%的班级能做到基本或非常适合。相对而言,墙面布置的幼儿参与性最差,72%的班级根本做不到,23%的班级部分能做到,基本和很好地做到让幼儿参与墙面布置的班级只有5%。
实地观察还发现,一些幼儿班张贴的墙饰是成人化的文字口号,如“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永远跟党走,幸福手拉手”等。
【6问】
作息制度和课程
“小学化”倾向严重
由于学前教育阶段的特点,幼儿园的生活安排有着与小学完全不同的要求。班级的桌椅摆放与空间安排、作息制度与生活安排、班级氛围与师幼关系、班级课程资源与教材等是否符合学前阶段儿童学习与教育特点,是衡量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在桌椅摆放和教室布置方面,40%的幼儿园班级完全或基本上和小学一样,符合幼儿园要求的比例为33%。从作息制度来看,32%的幼儿园班级完全或基本上和小学一样,符合幼儿园要求的比例为31%。也就是说,仅有大约1/3的幼儿园班级在桌椅摆放和教室布置以及作息制度方面符合幼儿园教育的要求。
从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来看,“小学化”的情况很严重。22%的幼儿园班级课程与教学基本或完全与小学一样;比较符合要求的班级课程仅占43%的比例,另有35%的幼儿园班级课程与教学介于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在实地观察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教师采用小学式的教育教学方式,甚至有的教师采用分步骤写字式的方式在教绘画,忽视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
【对策】
培训和教研双轮驱动提升幼师专业能力
今后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着进一步扩大资源和质量提升的双重任务,农村贫困地区更是任务艰巨。
仅从质量提升来看,前述各问题解决的关键之一是提高教师的相关意识和能力,改变教师的观念,改进教师的实践。为此,要进一步变革和创新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内容和方式,全面提升农村幼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培训前,应通过评估了解农村幼师专业水平的现状,根据每位教师的不同情况,分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夯实各方面基本功的同时,有效地满足教师个体化的需求,提高教师在职培训的有效性。
根据二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求,在农村建立和健全学前教育教研指导网络特别重要,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落实教研指导的全覆盖,使每一所农村园和每一名农村幼师都能够得到经常性的和及时的专业引领和业务指导,让教研活动成为常态,让教师的需求和困惑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针对农村学前教育教研机构和人员配备不健全的情况,要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公办园和中心园的教研引领和示范、咨询的作用,尤其要使乡镇中心园成为县乡村三级教研网络的纽带和中坚力量。总之,要抓住关键,多措并举,使已经建成的每一个乡村幼儿园(班)都基本达标,质量合格。
(刘占兰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