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结合的时代,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回避的新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的重要思想工作,在当前环境中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 ”行动计划以来,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工具得到了普遍推广,使大学生更加全面了解世界、认知社会、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质。同时,不良信息掺杂其中,对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产生着负面影响,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宣传思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并针对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提出要求。网络媒体越来越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工具和主要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当中,这三个关键词都是改革的重点,都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环节。高校是思想文化高度集中的意识形态阵地,“思想是灵魂、政治是骨骼、教育是命脉”贯穿于高校思政工作始终。从思想上看,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看待客观世界提供了一种理性视角,指导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价值的正确思想行为。从政治上看,思想政治教育这门课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党的理论的宣传教育课程,是带有政治色彩和阶级符号的教育。从教育上看,高校信息化教育已经贯彻落实了十几年,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理论上分析总结了教育的功能、特征和规律。但当代的“互联网+”时代,并非简单的技术的革新,而是全方位更细致的基于大学生价值导向的正确指导。

  党的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再一次强调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将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向社会输入的关键节点,把握意识形态斗争领域中青年学子的舆论导向更加具有攻坚意义。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的新特点: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密度等等,都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无法比及的。如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比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弹药,那么“互联网+”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传输理论的高科技高精尖武器。爆炸式增长的互联网信息中掺杂着消极负面的意识和内容,开放的大环境对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教育主客体的地位新变化

  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是两个相伴而生的概念。德国传统教育学派的赫尔巴特认为,学生本身不能创造出自己的世界,需依赖于教师的引导获取改造世界的知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处于客体地位。而“互联网+”促成了新型师生关系角色地位的根本性改变,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今天,环境的局限性被打破,面对广袤无垠的知识海洋,知识的获取模式更契合学生认知需求,教育主客体的概念逐渐模糊,地位趋于平等。这对于“知识权威”教师群体来说,不可谓是一种挑战。

  面对师生教育关系的新变化,应重点关注的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和思想动态。善于利用新媒体终端,关注把握社会热点,了解学生群体的新鲜思想动态,积极引导学生接受正面信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点对点心理及思想的个性化分析辅导。

  (二)教育空间的转变

  传统教育活动围绕少量信息开展时,教育者、受教育者、教材、教学空间等各教育元素间的交流协作都是线性的、单向互动,而进入到教育信息数据海量输出产生“互联网+”时代,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信息的机会越多、内容越复杂、时间更自由、空间更广泛。在大数据、云计算的催化作用下,教育空间转换为全方位、流动性的领域。

  具体来说,传统教育活动发生在学校和教室的物理空间内,链条式的教育分工传递,固定的班级组织与授课内容,让信息数据的产生与分享趋于静止。“互联网+”情景下的教育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始终处于知识膨胀的状态,授课场所不仅局限于课堂,碎片化的阅读体验与手机终端相结合,无时无刻都在传递、接收数据,这种网状的教育形式独具一格。

  (三)互动模式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模式

  “互联网+”时代,打破了传统课堂以老师为知识中心的呈现方式,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互动模式由单向灌输转为双向互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视角从“求量”过渡为“求质”,即从注重受教育者能接受多少知识,转变为注重知识中如何汲取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中有益的知识,注重学生的感官教化、思维养成、行为引导。

  (四)教育影响力与教师个人魅力成正相关趋势

  互联网具有平等、自由、便捷的特质,每个参与网络的身份是无标签、同起点的个体,线上师生关系处置的微妙也在于此,互联网教育社交化使教师不再独立于学生之外,而可以自然融入其中,平等交换意见共同进步。

  这种新的沟通方式就要求教育者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更要求教育者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展现出在线教育不可取代传统教育的精神内核。教育影响力与教师个人魅力成正相关趋势,拥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的老师,在网络上与学生积极讨论实事热点、理想信念,传递正确价值观,无形中扮演了意见领袖的角色,会吸引那些对教师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认同的学生。教师在教育领域越权威、人格魅力越大,乐于接受老师意见和对老师产生共鸣的学生越多,由此产生“共鸣”“共进”“共通”的自然教化的最佳教育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打破桎梏,在“互联网+”时代顺势而上,关键在于对互联网与教育深刻结合中的认识。“互联网+”背景下产生了新的教育供需矛盾,对相对稳定的教育体制结构发出挑战,必然会催生一系列改革和发展,带来教育领域的产业变革。因此,从教育各构成元素着手分析,为“互联网+”高校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