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司长给学生记者上特殊一课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与学生记者交流。本报记者 郑萍萍摄

  “咱们是不是不一定都站着,大家放松一下。”葛道凯说。50个红色的身影依言围坐在这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的身边。

  6月26日傍晚,在天津“全国职教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会场外,在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采访”全国职业院校学生记者团的学生记者(见本报6月28日“教育部副部长‘采访’学生记者”一文)之后,葛道凯司长用一堂课的时间与这些学生记者进行了交流。

  葛道凯对学生记者并不陌生。这是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下,中国青年报社和天津市教委第四次从全国职业院校中选拔出50名学生记者,以学生的视角报道技能大赛。

  葛道凯首先表扬了学生记者:“你们代表参赛选手发出声音,和同学最贴近。”

  “今年大赛和前几届有一个很大不同,就是国务院刚刚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开的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葛道凯向学生记者们娓娓道来。“刚才鲁部长讲,习近平总书记作了417个字的长篇批示。开会的第一天,李克强总理刚刚从希腊回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全体的与会代表,将近700人。第一个半天开的是电视电话会,直接开到了县一级。”

  “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这么重视职业教育呢?因为中国经济社会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葛道凯从经济、社会两方面和教育改革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对经济来说,我们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现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很大。经济下行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很多人要失业,意味着很多工厂要倒闭。”

  “下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下行是因为中国经济到了转型升级的时候。”

  “什么叫转型升级?原来我们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劳动力成本一上升,产品没有竞争力了,怎么办?要么你就降低大家的工资,要么就提高劳动生产率。”

  “那么提高劳动生产率,要靠什么?要靠技术,靠什么把技术用到产品上?靠人。所以说,我们经济要转型升级,就需要每一个劳动者要提高劳动生产率,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从哪来,从教育来,主要从职业教育来。”

  葛道凯自问自答,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在场的学生记者听得入了神。

  “目前,我国人口的增幅快速下降。2008年我国18岁人口有2621万人,去年这个数字只有1596多万人。而去年初一只招了1493万人,也就意味着18岁人口3年以后就只有1400多万人。”这些数字葛道凯随手拈来。

  “经济要发展,如果劳动生产率不提高,就需要更多的劳动者,必然的结果是劳动力成本上升。”葛道凯打了个比方。“如果企业给员工5000块钱的工资,员工至少要给企业创造6000块的价值,如果只创造了4000块的价值,那大部分企业是不会干这种傻事的。”在场的学生记者闻言纷纷笑了起来。

  “越是人少,从发达国家的历程来看,越会出现两极分化。哪两级分化?一方面,企业非常需要人却招不到人,另一方面大批的劳动者会失业,因为劳动者不足以创造出超过工资收入的价值。大量的失业意味着社会的不稳定,意味着所有人都不可能有好日子。”

  “大家知道教育是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教育改革,涉及的面很广。教育改革各个领域不可能齐步走,谁走得更快些呢?职业教育。这是因为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市场联系得最紧密。一方面国家需要它走得更快,另外,它自身也有这样的基础和条件。”

  “今天的职业教育,比10年前的职业教育已经不可同日而语。高职是本科的压缩饼干,讲技能不如中职,讲理论不如本科,这是10年前对我们高职的评价。今天没有人敢这么说你们了吧。”

  谈到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他向同学们说:“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窗口,第一要展示我们职业教育的精神风貌,第二展示我们动手的才华,第三是要展示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

  “下课”时,葛道凯祝同学们学有所成,对家庭、社会、学校都作出更大的贡献。(实习生 刘言 记者 梁国胜)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