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沉痛悼念!吴承康、李庆忠、关桥、关肇邺4位院士逝世!短短6天时间,我国已痛失16位两院院士!中科院力学所发布讣告,我国著名高温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吴承康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5日21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短短6天时间,我国已痛失16位两院院士!

  沉痛悼念!吴承康、李庆忠、关桥、关肇邺4位院士逝世!短短6天时间,我国已痛失16位两院院士!

  中科院力学所发布讣告,我国著名高温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吴承康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5日21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吴承康先生是我国弹头烧蚀防热研究、低温等离子体科学和燃烧科学界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他在烧蚀机理、人造卫星回收方案、再入通讯以及燃烧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开拓性成果,为我国的航天工程和能源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吴承康先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严谨治学、淡泊名利,乐于助人、提携后学,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他的逝世是中国力学界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重大损失!我们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吴承康先生!

  中国工程院官网信息显示,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庆忠于2022年12月26日逝世,享年92岁。

  李庆忠,男,汉族,1930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昆山县。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专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局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用物探方法(包括地震勘探、重力、磁法、及电磁测量)寻找油气田的研究。

  提出两步法偏移技术,研制了"绕射波扫描叠加偏移"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主要完成者的科研成果"数字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陆相沉积地震地层学的若干问题"的研究成果是对现代地震地层学的一个重要补充。研究的"地震子波零相位化方法"、"用剔除拟合法求取纵波正波入射剖面"技术获得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剖面。

  1949年秋天,李庆忠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后转至物理系学习。1952年,李庆忠提前毕业,在毕业分配的志愿书上,他坚定地写下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工作岗位上去,坚决服从组织分配。”

  李庆忠院士在过去60多年的勘探实践中,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及塔里木盆地等寻找新的后备资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工程院网站信息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制造技术专家关桥于2022年12月26日逝世,享年87岁。

  关桥,1935.07.02出生,航空制造工程焊接专家。生于山西省太原市。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鲍曼高等工学院,1963年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航空焊接/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国际焊接学会(IIW )副主席。

  是航空航天工程板壳结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新技术的发明人。揭示了主动控制焊接瞬态应力与变形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突破了板壳焊接变形“不可避免”的传统认识,解决了影响飞行器板壳结构安全与可靠性的焊接变形难题。

  长期从事航空制造工程中特种焊接科学研究工作,是我国航空焊接专业学科发展的带头人。主持并指导了一系列开拓性航空特种焊接技术项目的预先研究与工程应用开发;研制了相应的装备,对航空宇航制造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取得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领导组建了国防科技发展急需的专业重点实验室和专业研究方向:“高能束流(电子束、激光束、等离子体)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航空焊接/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超塑性成形/扩散连接技术”专业研究方向和实验室,“中国搅拌摩擦焊接中心”等。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一项,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专利多项。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论著选编一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于2022年12月26日在北京长庚医院逝世,享年93岁。

  关肇邺,男,1929年生于北京,广东南海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至今。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现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被授予设计大师称号,并获得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建筑领域第三次)造型表演艺术成就奖。著有《关肇邺选集1956-2001》、《关肇邺选集2002-2010》。

  关肇邺教授长期致力于文化、教育建筑的设计和研究,重视建筑对人的情绪、观念、品味等的影响,提倡建筑与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和谐,强调建筑设计应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并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提倡建筑应与其功能、性质相适合,反对盲目追求豪华与新奇。

  几十年来,关肇邺在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民族和地方特色的新建筑方面取得高水平成果,发表论文、译著等40余篇,完成高水平建筑设计80余项,其中多项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由他主持设计的清华大学教学主楼、清华大学新图书馆、北京大学新图书馆、清华大学理学院建筑群、西安欧亚学院图书馆、桂林桂湖饭店入选新中国建国60年建筑创作大奖;清华大学新图书馆、清华医学院获得国家工程设计金奖;清华大学新图书馆设计入选20世纪世界建筑精品集东亚卷。其它代表性设计作品还有徐州博物馆、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河北省博物馆、台州市图书馆、中国工程院综合楼、海南大学教学建筑群等。在1989年他所参加的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国际建筑设计竞赛获得国际建协所授的特别奖,这是我国建筑师首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

  短短6天,共和国已痛失16位两院院士

  1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激光技术专家赵伊君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1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稀土冶金专家张国成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12月22日,著名材料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真安同志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12月22日,消息土木工程与结构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龙驭球逝世,享年96岁。

  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工程专家卢强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学和森林学家李文华逝世,享年90岁。

  12月2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名誉院长,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野生动物管理学家马建章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6岁。

  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药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所长蒋华良在上海逝世,终年57岁。

  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友尚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12月24日,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著名儿科医学教育家,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原副院长、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金哲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12月25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童坦君院士意外摔倒受伤医治无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88岁。

  12月2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叶轮机械气动力学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仲奇,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0岁。

  2022年12月25日,著名高温气体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原副所长吴承康研究员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庆忠于2022年12月26日逝世,享年92岁。

  中国工程院网站信息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制造技术专家关桥于2022年12月26日逝世,享年87岁。

  中国工程院网站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关肇邺于2022年12月26日在北京长庚医院逝世,享年93岁。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