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辽宁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坚持需求导向、紧抓关键环节、深化开放合作,积极推动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科技和智力支撑。  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政策引领。一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围绕“学生忙...

  辽宁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坚持需求导向、紧抓关键环节、深化开放合作,积极推动区域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有力科技和智力支撑。

  聚焦重点领域,强化政策引领。一是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围绕“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制定15条具体措施,把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任务书”,变成可操作、可落地的“施工图”。二是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出台《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支持方案》,以坚持统筹规划、强化绩效激励、建设高教兴省、服务全面振兴为基本原则,近五年来累计投入70亿元,支持“双一流”高校以及具有鲜明行业背景和较强实力的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三是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出台《关于深化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坚持“四个面向”,注重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数量与质量相统一,制定项目化实施、清单化落实方案,推动全省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坚持需求导向,优化学科专业。一是巩固优势特色。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以一流特色学科为龙头,以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骨干,着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集群。二是瞄准急需紧缺。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建立需求清单,支持高校新增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医学攻关、数字经济、生物育种等交叉学科35个、特色二级学科68个,在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培植新的学科生长点。三是优化结构布局。指导高校紧盯“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围绕辽宁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精准发力,做实专业设置“调停转增”,新增专业342个,停招撤销专业点309个,持续推动学科专业适应性调整、前瞻性布局和结构性变革。

  紧抓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创新。一是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严格课程管理,实施科学课程评价,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遴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100余门,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14门。提高教材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发挥教材育人功能,入选全国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28部,着力提升教材建设科学化水平。二是深化教学组织模式创新。建设省级现代产业学院84个,入选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1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2个、现代产业学院3个,带动高校探索示范性特色学院建设新模式,打造新型教学科研高地。三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突出以赛育人、突出敢闯会创、突出四新引领,建设省级创新创业学院13个、实践基地18个、孵化基地614个,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实践基地6个,年均开展各项竞赛120余项,着力完善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四是深化质量评价模式变革。创新学科专业评价模式,对一流特色学科实施绩效评价,对本科专业点开展综合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进一步激发高校内生发展动力和竞争活力。组织60所高校实施教考分离和完全学分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课程特点、形式多样的考试评价制度,推动“教”与“学”范式变革,持续推进“学习革命”“质量革命”。

  深化开放合作,提升服务能力。一是加强区域协作。制定高校开放办学系列措施,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465个,建立区域高等教育协作机制,搭建东北三省一区新医科、新农科教育联盟等平台,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0个,联合组建跨校团队564个,互聘教师3500余人,联合开发精品课程2000余门,联合培养学生23.5万人(次),构建省际、校际、校企、校地、校所协同育人新模式。二是深化国际合作。加强人才国际化培养,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32个;推进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举办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中外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245项,推动构建开放共享、协同高效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新机制。三是强化产教协同。组织高校向社会开放重大科研平台115个,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创新平台69个,着力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链条开放式的协同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重点技术100余项、完成企业重大技改课题2000余项、转化科技成果3000余项,着力打造需求导向、项目牵引、平台支撑的协同攻关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