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当前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取得了持续进步和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发展需要不协调的问题:一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偏科”倾向较重,对强国战略支撑不够全面。我国当前有465个一流建设学科,其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77%,人文社科类学科占比仅为23%。同时,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当前我国一流学科建设取得了持续进步和显著成绩,但还存在着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发展需要不协调的问题:

  一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偏科”倾向较重,对强国战略支撑不够全面。我国当前有465个一流建设学科,其中理工农医类学科占比77%,人文社科类学科占比仅为23%。同时,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理工化思维与手段建设人文社科类学科的倾向,盲目强调SSCI期刊论文发表、评价体系忽视对国家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等,这些都不利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世界一流人文社科类学科体系。

  二是一流建设学科的区域布局不均衡,对区域协同发展的支撑还不够有力。一流建设学科较密集地分布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占比高达34.8%,而广西、贵州等10个省份只有1个一流建设学科。优势学科在部分地区的集群化发展,对办学资源和高层次人才产生虹吸效应,进一步扩大了高校、地区间的学科发展差距,导致高等教育、科研机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

  三是一级学科结构颗粒度过细,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融合还不够紧密。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科设置与人类的活动领域以及社会专门性职业关联度不够高,包容性不够强,一级学科结构划分过细。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重视学科交叉领域建设,但交叉学科的评价与治理体系还有待完善,学科与产业融合发展不够紧密。

  四是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院系设置偏多,学科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院系设置数量明显多于国外大学。学院设置数量偏多,一个学院往往就只有1个或2个一级学科,还存在1个一级学科分布在多个学院的情况,容易造成在一所大学内的孤岛型自主发展,甚至是竞争发展,不利于学科间交叉合作。

  为此,建议:

  1.加强学科建设的统筹规划,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适度减少一级学科设置数量,建立完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适度增加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社科类学科设置,引导支持高校人文社科建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能力水平,构建服务全面创新的学科体系,有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2.优化一流建设学科布局,建设一批区域优势特色学科。进一步加强发挥高等教育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在一流建设学科遴选和评价中适度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中央财政引导支持地方政府加强本地区高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建设一批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有力、服务区域基础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优势学科,发展成为一流建设学科的有机力量。

  3.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构建完善学科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体系。央地协同加强国家实验室、省级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平台建设布局,以任务为导向打造多元化人才、多学科交叉的科技攻关队伍,形成一批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标志性成果。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规划时支持央企国企和科技领军企业参加,充分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建议科技立项时分类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指标,并适当提高权重。

  4.指导优化校院治理体系,提高一流建设学科治理水平。减少我国高校的院系设置数量,切实促进学科交叉会聚。完善校院两级治理体系,提高学院办学自主性,充分发挥学院在一流学科建设中主体作用。进一步引导加强学校层面在学科交叉领域的统筹协调作用,对学科交叉前沿重大领域做足规划预测、强化资源配置、固化制度体系,建立更加灵活的新兴学科设置程序,激发与保障学科体系的发展活力。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