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时,又是一个属于试卷、夕阳、汗水与呐喊的夏天。
高考,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那年风华正茂,奋笔疾书;那年披星戴月,风雨兼程。高考,是无数学子通向未来梦想的路口。从此改变命运,踏上征程;从此奔向远方,天高海阔。
高考,是无数人共同的记忆。在2022年高考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邀请了五位来自大学的高考“过来人”,讲述他们的高考故事与人生理想。时光不负奋斗,青春不负梦想,愿每一位执笔少年圆梦高考。
李梓瑞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现场
我的高考,已是七年前的事情。但每当提及这两个字,那些曾经的时光和回忆立刻浮现在眼前。 一路走来虽然充满了挫折与挑战,但却也走得踏实而坦然。
学道须当猛烈,始终确守初心。对高中时的我而言,念念不忘的正是一颗能源清洁利用的初心。位于鞍山的鞍钢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企业,我生在东北,自幼深知重工业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重要的贡献,但也切身体会到传统能源使用过程中造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如何避免工业革命中传统能源对环境的冲击?在那个时候,我就立志要通过科学研究为能源清洁利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高中时的我对数学、物理和化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初心使然,兴趣驱动,在保证不偏科的前提下,让我得以在这些科目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终也如愿以偿考入浙江大学,进入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学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百丈之台,起于垒土。找到契合的目标后,重要的在于“默默扎根”的深度。
高考和科研在本质上都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十年寒窗,有风有雨是常态,可能会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但一定要保持风雨无阻的心态,暗自扎根。这样,当我们真正走出高考考场时,可以坦然迎接必有回响的状态。
我的高考过程亦是如此,默默扎根的积淀换来了我在高考考场上的坦然,使我以最自信的状态完成了这场重要考试。进入浙江大学后,这里独特的科研氛围以及导师资源让我在本科阶段就得以进入实验室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方向。
“兴趣+投入”产生了“1+1>2”的效果,正是本科期间的科研积累,让我能够在进入博士阶段三年期间,就有了8篇学科顶尖国际期刊论文的成果产出。在未来,我将更加坚定我的科研方向,扎根在面向低碳供热的储能技术研究,为祖国的能源事业、人类的能源未来贡献力量。
高考不是终点,而恰恰是人生新征程的起点,在青春赛道的起跑线上,保持对梦想的执着,以最自信的姿态面对高考,青春因磨砺而出彩,努力定当不会被辜负,梦想终将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