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心声】 讲述人:海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张万科 今年4月,我从海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调到国际教育学院任党委书记。这两个学院的学生都主修临床医学,区别在于前者是中国学生,而后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从我以老师的身份正式和留学生打交道开始,我便对教育对外开放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现在,我们留学生的生源国已有35个,大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热带地区国家。这些国家的医疗体...
【基层心声】
讲述人:海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 张万科
今年4月,我从海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调到国际教育学院任党委书记。这两个学院的学生都主修临床医学,区别在于前者是中国学生,而后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从我以老师的身份正式和留学生打交道开始,我便对教育对外开放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现在,我们留学生的生源国已有35个,大多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热带地区国家。这些国家的医疗体系大多并不完善,迫切需要医学人才。孩子们毕业后往往会回到自己的祖国行医,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为当地的公共卫生贡献力量。他们怀着这样的期待来中国留学,把他们培养好,我们责无旁贷。
12月14日那天,我校给留学生们开了一个座谈会,介绍党的二十大的相关情况。会上,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刘畅分享了今年夏天他作为志愿者参与海南疫情防控的经历,当他说出“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那句话时,眼睛里是满满的真诚;来自科特迪瓦的拉明分享了他随带队老师去东方市大坡田村小学支教的故事,他连连感叹真想再体验一次;来自加纳的留学生金来和巴特尔讲述了临床医学老师带他们去医院查房的故事,他们说能够遇到在教学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关心爱护自己的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我相信,当这些孩子回到自己的祖国,不仅会带回他们习得的医学知识,还会带回他们与中国满满的情谊。
近年来,中国教育正以更加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未来,我们有信心把这些怀揣着治病救人崇高理想的留学生培养好,为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添砖加瓦。
(光明日报记者王晓樱、陈怡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27日 07版)
[ 责编:袁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