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邓 涛  近年来,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和提升,但很多高校的信息化部门自身建设却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在:  1 定位模糊。工作偏向于服务,缺乏统筹和协调能力,“没问题时想不到、沾边事情甩不开、出问题时撇不清”。  2 经费不足。很多本科院校用于网络建设和运维的经费一年只有一两百万元,高职院校普遍更少,而且存在投入分散、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问题。  3 人少事多。一般...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邓 涛

  近年来,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获得较大发展和提升,但很多高校的信息化部门自身建设却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在:

  1.定位模糊。工作偏向于服务,缺乏统筹和协调能力,“没问题时想不到、沾边事情甩不开、出问题时撇不清”。

  2.经费不足。很多本科院校用于网络建设和运维的经费一年只有一两百万元,高职院校普遍更少,而且存在投入分散、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问题。

  3.人少事多。一般只有十几人甚而少至几人,人均服务师生1000人以上。工作繁杂而琐碎,整日疲于应付,四处“救火”,负责内容包括基础网络应用、信息安全、安防监控、教学设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等。

  4.缺少规划。高校信息化建设缺少顶层规划,其他部门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人员,对业务系统事先理解不到位,需求不明,反复提意见,造成项目成本高、周期长、体验不佳,在部署和使用中出现问题往往都推给信息化部门。信息化部门成为“背锅侠”。因此,信息化部门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多为被动配合,不会主动参与。

  5.岗位吸引力低。高校信息化部门专业要求高,工作压力大,薪酬待遇却和社会上同类岗位相差较大。科室设置较少,一般只有两三个科室,晋升通道狭窄,无论是对外招聘还是校内选调,报名者少,招人难已成普遍性问题。

  6.疏于沟通协调。信息化部门在高校中长期处于边缘位置,在资金预算、人员编制、管理权限方面得到的支持有限。再加上技术人员过于专注具体事务,不善言辞,和其他部门沟通时多在划清边界,很少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无法赢得信任和理解,造成恶性循环。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历来注重信息化建设,2014年就制定管理信息标准,并逐年完善,新业务系统在立项时就要求遵守校标,并能与数据平台对接,上线前进行定级,二级以上系统需经过等级保护评测。

  学校先后出台《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网站建设和管理办法》《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网络与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办法》《数据管理办法》《新媒体管理办法》《信息技术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等规章制度,规范办事流程、厘清部门职责与边界,落实开发运行规范。校内各部门逐步形成共识。

  2017年,学校成立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为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信息化办公室与校办公室合署办公,统筹协调全校信息化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编制调整到9人,且人员全部满编。在学校支持下,将网络接入和办公电脑维护工作外包,驻场人员6名,使得信息办人员能够专心从事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

  信息办岗位均为计算机工程系列岗位,人事政策规定,只要通过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在满足年限和指标要求的条件下,即可解决职称聘任等待遇问题。

  学校制订5年和年度信息化建设规划,按规划对全校信息化项目申报进行审定、对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进行考核。

  信息办建立以私有云为基础的数据中心,提供统一计算和存储的网络资源、基本备份和网络防护服务。各部门向信息办申请虚拟机后业务即可快速上线,无特殊情况,禁止采购服务器、存储和交换机等硬件设备,在系统部署和运维方面减轻了不少压力。

  2019年,学校建立新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上线服务事项120余个;依托钉钉平台,已上线数十个各类移动应用,疫情期间开发抗疫小程序,提供健康情况填报、统计、出入控制、请假审批、访客入校申请等功能,根据需求变化快速迭代。

  学校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让师生们切身感受到便利,同时也提高了信息化部门的美誉度。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订阅号二维码
教育信息服务平台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