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信息化应用常态化,并助力教师专业力发展与变革、学生的学习力培养与实践,这是所有教育部门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核心工作之一。——李有增
图①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英语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黄璐璐 摄
图② 福州市鼓楼区井大小学,学生利用平板推送的英语学习资源,开展互学并主动分享自己的思考。学校供图
图③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平板进课堂,实现个性化教学。资料图片
图④ 海南省乡村小学与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讲解员连线直播授课。刘晓惠 摄
核心观点
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实施途径,教师层面的专业力、学生层面的学习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让信息化应用常态化,并助力教师专业力发展与变革、学生的学习力培养与实践,这是所有教育部门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核心工作之一。——李有增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而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2020年7月,教育部在全国遴选确立了90个“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全面启动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年多过去了,实验区取得了哪些进展?信息化可以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哪些支持?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实验区专家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李有增。
从“封闭式”到“开放式”,助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各实验区工作进展如何?
李有增:通过教育部遴选确定实验区以来,我们组织专家团队对全部90个实验区进行了调查,赴近40个实验区进行实地业务指导。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比如,宁夏银川通过京银“ 等在内的多种类拓展课程,打造信息化技术支持下的高质量课堂。不少实验区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教育信息化正深刻影响着我国基础教育具体教育教学各环节。
记者:结合实验区推进信息化技术与教学改革融合实践,在您看来,教育信息化在助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李有增:“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教育领域的主攻方向。我们常说“教育,从娃娃抓起”,全面提升中小学育人质量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驶入“快车道”的有效支撑。
一是改善育人环境、丰富育人资源,打好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基础。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实现了在家也能上课,而这主要得益于我们身处一个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的教育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教育实现了三大转变:一是从封闭转向开放,学习不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资源与进度;二是从专有转向共享,学习者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线教学资源;三是从单向转向交互,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快捷地交流、沟通。这三点共同体现了,信息技术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奠定了好的基础。
二是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抓好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关键。
人才培养能力涉及教师、教材、教法、教学设施等多方面,其中教师是关键,而信息化教学改革发挥了“教师能力发展加速器”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两融合”。
首先是教师教学全过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支持下,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性数据收集及动态分析等,可以更加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生认知提升过程,从而为教师整个教学流程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针对性提供支持,提升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其次是教师自身素养提升与信息技术应用的融合。在实际教学中,智能工具的使用直接提升了教师信息化素养。同时,信息化教学,教师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让教师逐步意识到需要加强自身学习。由此,教师变被动培训为主动求知、变短期学习为终身学习,主动接触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也为我国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撑。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倒逼人才培养内涵发展
记者:信息化教学改革对学生“学”层面的影响,有哪些具体表现?
李有增:对学生来说,首先带来了高质量的学习。以往有教师会根据经验用“差”“学困”等词界定部分后进学习者,这样的标签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拿错题来说,有的学生可能是因为概念混淆,有的可能是审题不细……用简单的词进行界定是不科学的,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可以精准分析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源,开展针对性教学。此外,精准资源推送,可实现个性化学习;智慧测评,进一步提升教学针对性;这一链条上的科学目标设定、优化教学设计,利于实现学生个体发展的自我构建和自主发展。
其次,深度学习的高阶思维培养逐显成效。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学习、多样化学习;知识来源由原来的以书本为主,扩展到了与网络资源并重;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等,使学生不自觉地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工具解决问题。这些改变,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批判性和建构性,利于知识迁移、问题解决和创新,而这些正与智能时代强调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等要素直接对应。在基础教育阶段让我们的学生能适应智能化学习,具备智能时代必备的学习力、思维能力和行动力,这是高质量教育体系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大优势。
记者:您刚说到,对90个实验区进行了调查,实地指导了近40个实验区,目前各实验区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
李有增:目前实验区信息化推进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我主要谈两方面:
第一是“两张皮”的问题。很多区域将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应用变成了“两张皮”,将信息化应用与教学改革变成了“两张皮”。区域普遍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更直接一点儿就是硬件建设都很完善,但硬件的使用,与教学改革的关系,如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这方面的思考和关联应用还存在不足。
教学是教育的核心和主要实施途径,教师层面的专业力、学生层面的学习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让信息化应用常态化,并助力教师专业力发展与变革、学生的学习力培养与实践,这不仅是实验区,也是所有教育部门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核心工作之一。
第二是一些实验区的建设主题不突出。目前,我国各地各校都在积极寻求教育智能化转型,但对多数地区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可借鉴的经验。通过这一年多的走访和调研,我们发现一些实验区工作追求“大而全”,这就暴露出各区域缺乏问题驱动意识,没有从自身的特点、实际情况出发,没有聚焦区域教育教学改革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导致部分地方教学改革和先进智能技术有机融合的创新实践停于表面。
从“小成果”到“大规模”,构筑规模化高质量教学
记者:智能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已深刻影响了教育教学各环节,您对各实验区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有增: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发展上,从我们秘书处到实验区都需要在“精准、可持续”上下功夫,关注如何让先进理念和优质项目深度融合。
秘书处针对现有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将以研究、应用“新型教与学模式”为主线,从课程构建、融合教学、教育大数据与评价、新型优师培养及区域机制创新五个方面,建立实验区共同体,助力教师健康成长、基础教育提速发展。
实验区要坚持成果导向,推动智能教育场景示范应用与教学改革。各实验区重点探索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研、管、评等教育应用场景的融合,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高质量智能教育场景示范应用。
记者:各地在现有基础上,如何激发和辐射教育信息化的强劲动力,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李有增:结合问题,我谈几点思考。
首先,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共享机制。信息化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化转型,仅靠单个学校、一个区域自发努力很难实现。一要加强区域内校际交流,二要加强区域之间教育发展规划统筹和交流,提高核心竞争力。
其次,坚持模式探索,保证区域信息化教学改革质量。教学质量提升是实验区工作开展的基本要点,区域要有意识地建立成果意识,通过阶段性的成果交付和效果对照,了解工作进展,促进成果迭代升级,保证教学改革有序推进。
最后,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完善服务体系。通过“技术链条”的方式将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系统整合为一体,建立和完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教育信息化推进教学改革提供明确的保障激励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