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治穷要治本,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教。”为解决“一代贫代代贫”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让贫困老百姓真正走出“贫困陷阱”,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思考了边远地区的精准扶贫。  优质资源匮乏制约农村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哪些难点?  马敏: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两免一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治穷要治本,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教。”为解决“一代贫代代贫”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让贫困老百姓真正走出“贫困陷阱”,全国政协委员、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思考了边远地区的精准扶贫。

  优质资源匮乏制约农村教育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哪些难点?

  马敏: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两免一补”、“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和“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我国农村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学校漂亮了,待遇提高了,而农村学校“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却依然突出,尤其是音、体、美、英课程普遍缺乏师资、缺乏资源,“音乐基本靠吼,体育基本靠走”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真实写照。此外,有些地方有电脑,无网络;有网络,无资源;有资源,无师资。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正成为农村教育新的突出问题,也是老少边穷岛地区教育扶贫需要突破的“最后一公里”。

  实现信息化与扶贫深度融合

  《中国社会科学报》:针对当前存在的农村教育瓶颈问题,您有何建议?

  马敏:可以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城乡教育的组织变革,提升乡村学校的创新能力,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解决乡村教师“派不出、留不住、教不好”的困境,实现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的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也即通过教育信息化促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

  具体操作上,可以选取农村偏远地区典型的薄弱学校,设立试验区,以试验区为重点,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联校对接,开展同步教学试验。结合农村教育发展实际,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的作用,实现信息化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在乡村学校硬件建设基础上,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大幅提高农村学生信息化生均拨款标准,在中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程”。

  2014—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在湖北和四川等地进行试点,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这些中西部连片特困地区进行精准教育扶贫,目前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精准教育扶贫,教育信息化大有可为。

  《中国社会科学报》:信息化为农村教育夯实了“硬件”基础,“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程”还需要提升哪些配套“软件”?

  马敏:软件方面,首先,需要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一是建立中央、省、地(市)、县、学校良性衔接的协同推进机制;二是改变过去以政府为主的资源建设模式,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的新机制;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对基础设施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师生使用效率、设施维护情况、教师信息化培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建构起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出台教育信息化评估细则;四是构建由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等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监督机制,建立相应的后台监测系统,并成立农村教育信息化督导小组,对农村教育信息化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监督,并出台相应的奖惩措施。

  其次,需要全面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素养。这方面可以实施国家、省、县三级的“农村教师数字能力提升计划”,开发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教材,举办教师信息化教育研修班,建立教学支持平台等,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在岗与脱岗相结合等多种灵活方式,有效提升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成功跨越“数字鸿沟”。

  最后,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城乡教育的组织变革,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数字学校”。政府、中小学、高校、企业通力合作,建设以县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以村校为末梢的网格状城乡一体化“数字学校”,虚实结合,以城带乡,城乡联动。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