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社会各界更好理解《“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内容,从不同行业视角展望数字中国建设新图景,中央网信办选取部分重点行业,邀请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对《规划》中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解读。

编者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十四五”时期,信息化进入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新阶段。日前,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部署。为使社会各界更好理解《规划》内容,从不同行业视角展望数字中国建设新图景,中央网信办选取部分重点行业,邀请部门有关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对《规划》中相关内容进行研究解读。


2021年1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我国“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作出了部署安排,为各地区、各领域信息化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南。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在十项重大任务的第八项“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民生保障体系”中,首次明确提出“开展终身数字教育”,并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教学变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十四五”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规划》明确要求,要“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这需重点从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和升级校园基础设施两大方面推进:

在提升网络基础设施水平上,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和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加强国家主干网、省市教育网和学校校园网的衔接,为全体师生和教育工作者提供“高速、便捷、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接入教育专网的带宽水平,实现中小学固定宽带网络万兆到县、千兆到校、百兆到班;同时,通过卫星电视、宽带网络和宽带卫星为薄弱学校和教学点输送优质资源,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在提升校园基础设施水平上,需进一步落实各级各类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加快学校教学、实验、科研、管理、服务等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推动有线网与无线网的深度融合,有条件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提升各类教室、实习实训室的数字化教学装备配置水平,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普通教室中全面覆盖,较先进的高清互动、虚拟仿真、智能感知等装备按需配备;逐步普及符合技术标准的个人学习终端,支持各类数字教育资源和工具软件等应用,助力实现网络条件下个性化教与学。

二、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明确指出,要“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这要求我们必须从资源形态、供给方式、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

首先,要应用各种新兴技术丰富数字教育资源的表现形态,提升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交互与应用体验。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等技术应用,促进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转型,逐步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实行基于大数据的综合评价,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探索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联盟机制,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新动能。

对继续教育,应重点融合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支撑个性化学习,帮助学习者随时、随地、按需学习;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学习生态系统,助力实现高质量的终身学习。

五、建设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经历公共服务体系

《规划》明确说明,要“探索扩大学分银行试点及成果积累、认证和转化,建设终身学习经历公共服务体系”,这需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建立连接学校家庭社会的泛在学习环境。依托校内外的开放教育资源,基于全民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数据,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推介、学习方法指导,支持开展适合自身需求的自主学习。联合自然、历史、文化、科技等不同类型的场馆,构建基于场景感知的学习资源和应用,提升学习体验。鼓励学习者基于智能学习终端开展弹性学习,促进学习与工作、生活相互融合。借助互联网实现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对基层、农村的全覆盖。

二是基于国家资历框架,完善学分管理制度。支撑建设国家和省级互通的学分银行体系,实现终身学习成果的认定、累积和转换。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实现“一人一生一账号”,将个人学历教育、培训、职业经历和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活动等学习成果存入账户,形成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经历公共服务体系,面向政府、学校、社会公众和用人单位提供可信共享与应用服务。

三是扩大学分银行试点规模,畅通终身学习渠道。深入开展继续教育课程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搭建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横向沟通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推动面向高素质农民、高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带头人等不同对象的学分银行试点项目建设,探索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促进职业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深度融合。

此外,还需高度重视基于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教育治理现代化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容,亟需建立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全业务、全流程教育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模式向“数治”转变,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建设完善一体化教育政务服务公共支撑体系,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和办公协同,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丰富教育数据应用,通过联结、贯通、整合各类教育数据,形成丰富、准确、可信的教育基础数据,支撑教育的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

总而言之,发展“终身数字教育”对于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教育信息化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利用信息技术完善教育教学环境、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加快教学方式改革、拓展终身学习服务,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作者:杨宗凯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武汉理工大学校长)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