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编者按12月16日,《求是》2021年第24期刊发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校长邱勇的联合署名文章《高校要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全文如下:高校要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陈旭邱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

  编者按

  12月16日,《求是》2021年第24期刊发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校长邱勇的联合署名文章《高校要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全文如下:

高校要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陈旭 邱勇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2021年9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强调要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作为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和“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国家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肩负着重要责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对人才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成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加强党对高校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党管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政治保证。高校党委必须担起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责任,坚持“加强培养、积极引进、持续支持、统筹协调”人才工作方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列为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

  政治方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性问题。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场所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镇,必须加强政治建设、把稳政治方向。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全过程严把政治关,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并重,坚决克服在师生中存在的忽视政治、淡化政治、避谈政治、远离政治的倾向。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世界格局深度调整,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渐激烈,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不断沉渣泛起的形势下,注重加强教师的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教育引导教师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武器,拨开思想迷雾、感悟真理力量、坚定理想信念。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鼓励人才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是人才中的“关键少数”,对于高校提升师资队伍建设高度和世界学术影响力具有关键作用。2003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回到清华大学任全职教授。图为2004年,杨先生为物理系本科生教授普通物理课程。

  近年来,清华大学通过深入研究新时代知识分子的特点,加强对学术骨干教师的政治吸纳,做好在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工作,弘扬“共产党是先进科学家的光荣归宿”传统,打造青年教师骨干领航工作站等平台,引导广大教师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自2018年工作站成立以来,先后有156名教师进站,海外引进人才占比72%,目前已发展包括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团队骨干成员和“戈登·贝尔奖”获得者、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负责人在内的78名党员。

  二、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高等教育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要有这样的决心,坚定这样的自信。

  当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要探索推动本科生文理渗透、通专融合的培养方式,加强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创新完善因材施教模式,深入实施“强基计划”,构筑人才培养特区,激励最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研究,为国家培养一批学术思想活跃、具备国际视野、发展潜力巨大的基础学科领域未来学术领军人才。秉持科教融合理念,完善研究生分类选拔、培养、评价的制度和机制,把学科交叉融合等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加大原创能力、独创精神的培养力度,支持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直接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开展钻研探索,引导学生热爱学术、追求真理,把奉献国家民族作为毕生的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我国制造业总体上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许多产业的工程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当前高校在工程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一定程度存在学术研究与产业需求脱节、动手实践能力不足、工程知识积累不够等问题。要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当代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能力,兼顾专业知识的深化、学术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扩展、职业胜任力的提升。推进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企业家精神。深化研究生专业学位改革,进一步完善大学与企业之间高水平人才流动机制,确保科学家与工程师之间、大学与企业之间在人才培养和供给方面保持持续深入的对话与合作,共同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打造产教融合的高水平人才培养新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要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高校要彻底打破论资排辈的弊端,制定青年人才支持专项,给予青年教师同等学术待遇,大幅提高科研启动经费支持,支持他们牵头组建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关注关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发展,整合拓展资源,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师全生涯发展支持体系有机融合,不断提升青年教师思想素质和发展潜力。切实拿出办法让青年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想方设法解决青年人才在工作条件、福利待遇、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处于学术生涯初期的青年人提供一流的学术环境和良好的生活保障,让青年学者潜心学术研究、厚积学术底蕴。

  三、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教师队伍的水平决定着一所大学的水平,做好高校人才工作,关键就是要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成就显著,在规模迅速壮大的同时质量也不断提高,部分学科人才比较优势稳步增强。但整体上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水平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数量不足,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机制仍有待完善,教师育人水平和研究能力还不能很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殷切希望。高校教师是文明赓续的传道者、民族复兴的筑梦人、学生成长的领航员、学术创新的主力军,对学生承担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正确人生观的职责。高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建立师德师风和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坚持师德师风第一评价标准和教书育人第一学术职责,教育引导教师始终站在教书育人第一线,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做“四有”好老师。教育引导教师以成为“大先生”为目标,大力宣传表彰爱国报国、为党和人民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潜心学术、倾心育人的教师以崇高荣誉和充分肯定。充分尊重教师在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弘扬尊师重教、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良好风尚,培植好人才成长的沃土,让人才根系更加发达,一茬接一茬茁壮成长。要有针对性开展专项行动,着力解决高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坚守职业道德、学术道德底线,对师德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并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战略科学家和顶尖人才是人才中的“关键少数”,对于高校提升师资队伍建设高度和世界学术影响力具有关键作用。高校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主动出击,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海外人才招聘活动,坚持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一把手工程”,为人才提供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条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对世界顶尖人才,要努力做到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发挥好示范效应。对顶尖人才给予特殊政策、特殊关注、特殊举措,量身定做教学科研支撑保障,细致入微解决生活困难问题,做到事业引人、平台助人、保障宜人、感情暖人。

  四、支持人才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科技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磅礴力量,人类历史上的每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会引发世界科学中心和产业中心的转移,并重塑世界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

一流大学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校要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完善产学研联合协同攻关体制机制,让人才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施展才华、成就事业。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在多模量子纠缠数量研究方面取得世界领先水平,该研究对实现量子信息在光子和存储粒子(通常为原子)之间的相干转化有重要作用。图为研究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实验室。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出现了历史性交汇,我们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高校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优化学科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以更加灵活的机制加大对能够引领学科发展、实现学科交叉的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打破学科壁垒对人才的束缚,让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要深化科研组织体制机制改革,发展和完善大学创新体系,秉持“顶天、立地、树人”的科研宗旨,引导鼓励教师研究真问题,充分激发人才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流大学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一些技术研发及技术应用的竞争实质上是基础研究水平的比拼,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的发展往往要依靠基础研究的积累和突破。必须解决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的问题,坚持对“无用知识”的探索,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给予基础研究人才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不断提升“从0到1”的原始创新能力。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往往具有战略性、垄断性、复杂性的特征,涉及复杂的知识结构和基础的技术理论,也涉及大量关键装备。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往往需要长期高投入和高度协同的科研攻关。高校要发挥学科综合性优势,着力培养“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完善产学研联合协同攻关体制机制,让人才在重大科研任务中施展才华、成就事业。

  五、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高校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探索,包括改革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人员聘用制度,设立岗位津贴制度等,对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党和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相比,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与学科发展目标的关联不够紧密,教师评聘、考核、待遇等制度设计单一,激励作用不强,为促进教师发展提供的支持不够多,青年教师成长空间不足等问题。高校要更加注重改革的先导性和突破性作用,持续发力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势。高校要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紧紧牵住改革的“牛鼻子”。完善教师队伍分类管理制度,根据岗位职责采用不同评价标准、匹配不同薪酬制度,促进人才各按步伐、共同发展。进一步优化聘任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准聘长聘制度等教师任用管理方式,在全球竞争中提升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为教师安心从事长周期、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提供制度保障。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人才队伍发展目标、改革方案、行动举措,加快形成更加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

  要坚决破除人才评价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顽瘴痼疾,坚持“破”“立”并举,构建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体系,将教书育人情况、学科领域活跃度和影响力、承担参与国家重大项目情况等纳入评价指标体系,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建立学术成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和规范评价程序,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探索实行代表作评价制度。建立学科交叉融合下的人才和学术评价体系,不搞“一刀切”,不用一把尺子衡量,给予跨学科优秀人才公正评价和有效激励,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深化学生评价改革,完善以促进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制度,突出以德为先、分类激励的评价导向。改革研究生学位评价标准,不再把“数论文”作为研究生申请学位的前提条件,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全过程管理,确立研究生学位评定“破五唯、立质量”的基本制度框架。科学看待社会上各类大学排名,更加注重内部评价的导向作用,以扎扎实实的办学成就,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1998年,清华大学组建研究生支教团,20多年来,这支团队薪火相传,已有300多名志愿者前往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山西、河南、河北、湖南等地区接力教育扶贫,为中西部地区发展作贡献。图为2021年9月,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分队志愿者在西藏军区拉萨八一学校和学生们在一起。

  要增强服务人才意识和保障人才能力,不断提高学校行政管理效能和治理水平。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理念,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聚焦高校主责主业,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强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服务职能,优化机构设置,构建完善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和资源配置方式,持续推进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让师生“只推一扇门”,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打通“最后一公里”。建立和完善职工队伍人力资源管理的岗位体系、评价体系、激励体系、发展体系,全方位培育爱校爱岗、敬业奉献、团结协作、争创一流的职工文化,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高素质管理服务队伍。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