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做好幼小衔接,促进幼儿教育成果的保持和提升,既是建立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儿童终身发展的长远影响要素。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从现实来看,《指导意见》的印发为进一步破解长期以来存在的幼小衔接难题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操作参考。
切实做好幼小衔接需要理解政策定位,抓住逻辑主线,针对现实问题,坚持系统举措,开展联动推进,其关键在于确立幼儿园、小学在衔接上的双主体地位,双向衔接,协同发力。相对而言,准确理解政策定位是做好衔接的基本前提。
长期以来,在幼小衔接这一问题的定位上存在两种论断。一是“断层论”,认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因为学制等缘故而形成了一种断层,这种断层不利于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二是“简单适应论”,认为幼小衔接只是一种儿童的被动适应,没有将幼小衔接视为一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经的、有价值的发展经历。此次《指导意见》在衔接定位上进行了调整,明确提出要“坚持儿童为本”,并具体化为关注儿童发展的“三性”,即连续性、整体性、可持续性。由此,幼小衔接不再被狭义地看成两个教育阶段的断层跨越问题,而是被视为面向每一个儿童的重要发展期。
确立幼儿园、小学在衔接上的双主体地位,是做好衔接的内在动力。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同学段,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对象、教育方法上均有显着差异。这种差异也导致了幼儿园、小学各自为阵,彼此之间缺乏交流、互动和合作,优质资源缺乏共享,衔接效果在实践中大打折扣。《指导意见》在幼小衔接任务上明确了幼儿园主导的入学准备教育与小学主导的入学适应教育两部分,并在文件附件中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指导要点。因此,落实好这一政策需要从既有的“单主体论”转向“双主体论”,在双主体论指导下从原本的各自为政升华到同向共进。
以联合教研为突破口,逐步建立适合幼小衔接的课程、教学、研究、管理新体系,是做好衔接的重要保障因素。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幼小衔接纳入年度 ,制订推进幼小科学衔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及时了解家长的困惑与建议,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基础上,遴选实验区和试点园,探索幼小融合途径与方式,积累、凝练、宣传和推广经验。教研部门要把幼小衔接作为教研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深入调查了解幼小衔接实际问题的前提下,积极谋划推动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针对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教研员要带领学校进行专题研究,结成研究共同体。
幼儿园作为幼小衔接的双主体之一,要拉长衔接期,明确幼小衔接是长期的育人行为而非一时的过渡活动,要把入学准备教育有机渗透于幼儿园三年保育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做好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工作。小学要适当调整学校课程方案,设立入学适应期,在一年级上学期重点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开发设置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丰富多样的入学适应活动。活动的开展可以与校本课程、地方课程或综合实践活动打通,共用课时。转变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灵活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让儿童在适应中发展。此外,幼儿园与小学要共同开设“桥梁课程”。桥梁课程分为教师版和儿童版,教师版的桥梁课程主要是构建和推进教师联合教研,包括育人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以及评价方式的交流与研讨,让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能够通过桥梁课程彼此认同、彼此协同。儿童版的桥梁课程主要包括开展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的主题月课程等,通过桥梁课程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并有机会在小学生的陪伴下更好开启小学生活。
(作者系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