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自古是大事。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生产不断丰富,所对应的劳动也日趋多样。按照不同的行业来分,我们可以把劳动分为农业劳动、工业劳动、服务业劳动等,其对应的教育也可以分为农业劳动教育、工业劳动教育和服务业劳动教育等。
农耕,自古是大事。随着社会发展,社会生产不断丰富,所对应的劳动也日趋多样。按照不同的行业来分,我们可以把劳动分为农业劳动、工业劳动、服务业劳动等,其对应的教育也可以分为农业劳动教育、工业劳动教育和服务业劳动教育等。就农业劳动教育而言,其在整个劳动教育中应该处于重要位置,而且它是最为古老和传统的劳动教育内容,关系到人类的温饱、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其教育价值不容忽视。
我国自1952年院系大调整以来,就有专门以农业类专业为主要学科的农业类高校。它是我国仿照苏联模式努力发展专门学院的结果,一直延续至今。目前我国涉农高校分布于全国各地,其优势学科大多是包括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和农业工程等在内的农业学科,与农业劳动紧密相连。农业高校在农业劳动教育方面得天独厚,不仅应该在本校学生的农业劳动教育方面走在全国高校前列,也应该在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农业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其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实验场站和基地的作用,为当地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场地。体力性农业劳动有其特殊性,需要有较大的劳动场地。但是大多数中小学校校内场地普遍紧张,城市中小学更是寸土寸金,很多学校只能刚刚满足学校的教学和体育用地,不可能有富余的土地来开展农业劳动教育。虽然一些地方在校外为其所属的中小学设立了一些实践教育基地,但毕竟数量有限。农业高校大多有分布广泛的实验场站和基地,承担着动植物育种、培育、防病以及土地节水、气象观测、生态保护等任务。这些实验场站和基地完全可以为当地的中小学提供很好的劳动教育场地,确保其劳动教育顺利开展。
农业高校可以动员教师和学生为所在省份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师资建设是完善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机制之一,并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农业高校作为专门培养农业高等人才的场所,拥有充足的农业人才资源,可以为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支撑。农业高校的大学生不仅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中小学担任兼职农业劳动教育教师,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为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中小学提供农业劳动教育志愿者服务,科学指导中小学生劳动实践,系统开展相关农业知识的学习指导,确保中小学劳动教育科学高效。
农业高校要利用农业研究的前沿优势,向中小学生展现农业劳动之美。农业劳动有体力劳动,也有脑力劳动。农业高校的研究优势就体现了农业的脑力劳动之美。先进的实验室、加工车间,可以抗病、更高产量、更有营养的最新科研成果,都可以改变中小学生对农业和农业劳动的刻板印象,为他们埋下爱农、知农、为农的种子,使其茁壮成长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农业高校可以拓展社会服务领域,让中小学生认识和了解新型农业劳动。伴随着以生物技术、大数据、 等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生物农业、休闲农业、康养农业和智慧农业等跨越一、二、三产业的新型农业发展得如火如荼。农业劳动也从纯粹的体力劳动扩展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充分结合的劳动。劳动教育要体现时代特征,要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所以,农业劳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农业劳动教育上,而必须与新兴农业产业和农业劳动相结合,让中小学生接触和感受新型的农业劳动。农业高校可以延展自身的社会服务功能,形成新型农业产业劳动的示范与展示,为中小学生参观和体验新型农业劳动提供服务。
(作者单位系中国农业大学,熊春文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