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双一流”建设已经走过了五年,137所高校、465个学科的建设成效如何评价?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价办法》),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首轮“双一流”建设已经走过了五年,137所高校、465个学科的建设成效如何评价?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价办法》),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

  评价牵动人心,事关发展方向。《评价办法》在指标设计、评价方式、目标导向上有哪些特点?与以往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相比有何不同?又将如何发挥“指挥棒”作用助力“双一流”建设?带着上述问题,记者约请有关专家进行了访谈。

  访谈嘉宾:

  瞿振元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

  张平文 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许宁生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钟秉林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曹淑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不是排行榜,是“诊断报告”

  记者:我们都知道,教育评价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情,甚至是一道“世界难题”。与以往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如国际大学排名体系等作对比,《评价办法》所采取的成效评价有何特点?

  瞿振元:“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对高校及其学科建设实现大学功能、内涵发展及特色发展成效的多元多维评价。成效评价坚持水平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评价结果不是一个排行榜,而是按不同维度、不同类型,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等形式综合呈现、不计算总分的“诊断报告”。这种诊断式的评价能够较好地综合呈现高校自我评价、动态监测评价、专家评价和第三方评价的结果,旨在引导高校和学科坚持目标导向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谋发展,踏踏实实搞建设。

  张平文:不同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都有其自身方法论考虑和局限,从现有国际大学排名体系来看,其指标普遍存在重理工科、轻人文社科,重科学研究、轻立德树人,重统一测量、轻分类考察,重国际标准、轻中国特色,重显性指标、轻服务贡献等问题。

  《评价办法》坚持监测评价一体化、贡献服务突出化、持续潜力动态化原则,更加注重考察建设高校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解决国家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推进科技评价改革的主要举措,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以及面向改革发展重大实践,推动思想理论创新、服务资政决策等方面的成效。《评价办法》摒弃了简单数论文、数帽子的做法,有利于引导高校和学科更加关注长远发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

  全面覆盖“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

  记者: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评价办法》设计了哪些具体的评价要求?哪些要求是其中的重点?

  瞿振元:成效评价全面覆盖“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的“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并且进行合理整合,形成了“一个前置性维度和六个主要方面”的评价模块。

  一个前置性维度是对“加强党的领导与治理体系改革成效”的评价,这是对大学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坚持中国特色本质要求的统领性、决定性评价。六个主要方面是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建设成效”的评价。学科建设评价则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进行。其中人才培养包括本科生培养和研究生培养,突出“双一流”建设高校完整、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流人才培育;科学研究既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还包括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突出产出一流成果、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这样确立的评价重点内容,一方面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保持了一致,另一方面实现了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与全面发挥大学功能的内在高度统一、原则性要求与实施可操作性的高度统一。

  钟秉林:《评价办法》明确了“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重点。“双一流”建设的成效集中体现为一流人才培养和一流科研成果的结果评价和基于结果导向的增值评价。

  在一流人才培养方面,聚焦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将学生的就读经验与学习产出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关注一流人才培养和高层次人才领衔的学科建设团队绩效产出的增量情况。在一流科研成果方面,注重在基础学科领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的成效,考察科研成果方面的增量,以及学科科研团队在研究问题推进上的学术增量。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科学研究评价方面,《评价办法》突出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以及面向改革发展重大实践,推动思想理论创新、服务资政决策等方面的成效,明确了人文社科类高校和学科成效评价的方向与重点。

  明确将国家需求作为评价导向

  记者:“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如何回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评价办法》关注的重点。围绕“需求导向,聚焦服务贡献”这一评价原则,《评价办法》作出了哪些制度设计?在这一导向之下,高校应如何深化科教融合,凸显大学功能,实现内涵发展?

  钟秉林: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当务之急是释放高校基础研究、科技创新潜力,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的创新引领作用,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快技术攻关。

  《评价办法》明确提出,需求导向、聚焦服务贡献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基本原则,重点考察建设高校主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探索前沿科学问题和解决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基础研究取得“从0到1”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情况,以及立足优势学科主动融入和支撑区域及行业产业发展的水平,在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开拓治国理政研究新领域新方向上取得创新性先导性成果的情况。

  曹淑敏:《评价办法》明确将国家需求作为“双一流”建设和评价的导向。

  一是引导高校紧扣国家需求优化学科布局。高校要根据自身办学传统、学科特色提升质量和竞争力,在不同领域和方向建成一流。不断提升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的契合度,巩固发展传统优势学科,完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超前谋划引领性学科方向,促进学科深度交叉融合。《评价办法》要求用人才培养成效衡量学科建设成效,观测相关建设学科是否把学生输送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等关键领域和行业,能否引导学生到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二是引导高校围绕国家需求布局科研体系。高校要围绕国家需求确定科研方向,推动科研活动从自由探索的“布朗运动”向需求牵引的“同向协同”转变。成效评价突出了为服务“四个面向”进行研究方向布局、组织科研活动的能力。重点关注了高校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破国外封锁打压,解决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卡脖子”难题的实际贡献。国防科技建设不同于常规科研,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效益衡量,更不能以论文数量和影响因子作为评判标准,要看高校能否打造出国之重器,是否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三是引导高校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可以重点关注高校能否将自身科技创新的小循环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大循环,主动对接科研院所、企业等,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发展。高校在推动科教融通方面的举措和成效,是否真正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统一起来,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许宁生:大学要继续保持并扩大与大学外部的合作,在开放办学中孕育创新成果、培养一流人才;更要着力变革教育理念和培养方式,以学科建设为知识体系基础,以科研实体为载体,以有组织的“链条式”重点研究领域为高原高峰,把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真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丰富科学实践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精尖缺人才。大学要进一步拓展科教融合发展的模式和内涵,适应创新引领发展的时代要求,形成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的新局面,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更需要进一步深化评价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评价体系。

  一是弘扬科学精神,让科学家潜心实现“从0到1”的突破。高校作为学科和人才聚集地、育人高地、创新策源地,必须主动承担历史责任,担当攻关重任,全面提升科研原创能力,大力培养创新生力军。推动原始

  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需要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中引导学科凝练发展特色,鼓励原创性研究布局,而不是在学科建设上一味求大求全。

  二是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学的优势就在于多学科协同推进科技创新,解决复杂问题。因此,大学要引导和推动学科形成合力,构建融合创新的育人平台与科研平台,不断提升整体科研创新能力。相应在评价方面,需要淡化学科边界,不被现有各类学科评价体系所左右,鼓励人才在学科交叉领域进行探索,形成创新性成果。

  三是探索产教融合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我国目前在诸多领域面临“卡脖子”问题,创新链的断裂归根结底在于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缺失。这就要求高校下大力气做好基础研究,同时重视基础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本性作用,全面提高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必须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等指标,强调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行业发展以及区域发展需求,并培养与之匹配的具有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四是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奉献人类文明进步。科学与教育天然具有奉献人类文明进步的使命,高校在全球视野下进行交流合作与融合创新,既是责任,也是机遇。大学在奉献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影响力与国际影响力,也应该成为评价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五是坚决破“五唯”,激发创新活力。高校要以学习贯彻《评价办法》为契机,不断深化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探索符合各学科发展阶段和目标要求的建设成效评价体系。要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强调学术自主激励、学术自立、自信和自律,建立尊重人才培养规律,注重培养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社会责任,促进各类学术成果涌现和学位论文质量提升的育人成效评价导向。

  紧抓落实立德树人的评价关键

  记者: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重点之一。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评价办法》作出了哪些制度设计?

  张平文:《评价办法》抓住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评价关键,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课程和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创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等关键指标,有利于高校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办学的核心,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投入,优化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职责,《评价办法》破除教师评价中的“五唯”倾向,综合考察教师队伍任岗期间的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履行职责,推进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真正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曹淑敏:《评价办法》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树立潜心育人和顽强攻关的鲜明导向。

  一是突出教师思想政治引领。教师队伍建设和评价必须首先突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高校在教师思政教育、引导教师爱国奉献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突出成效。评价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是否健全,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教师思政教育和工作的条件是否完备,“中温—下凉”问题是否得到有效破解,教师的理想信念是否切实得到提升。

  二是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评价办法》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思政的核心内容,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贯穿教师职业全周期。建设高校是否构建起科学管用的师德制度,是否将制度落实到位,是否设有常态化、长效化的师德建设机制,是评价的重要观测点。

  三是强调人事制度改革创新。《评价办法》明确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坚持量质并举、以质为先,坚决克服“五唯”顽疾,突出质量贡献,强化精品课程、教材、教学业绩、代表性论着、重大项目、专利成果转化的考察,摒弃“数论文、数项目、算经费”的简单做法。

  构建动态、多元的科学评价体系

  记者:以动态、多元的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是教育评价领域的共识。《评价办法》如何实现“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动态、多元?

  瞿振元:“双一流”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以发展的、动态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学校与学科的发展与成效,如何在“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中充分体现中央要求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精神,确实是一件颇需费心思索的事情。

  《评价办法》提出了设置“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维评价角度,不仅重视对当下水平的评价,而且重视对成长性、特色性发展的评价,还重视对长期发展潜力的评价,从而引导高校和学科健康、可持续地发展。这是《评价办法》中的一个重要创新点。

  整体发展水平——考察高校和学科建设的现实水平,特别关注在可比领域或方向上与国外一流大学和学科的比较;成长提升程度——考察高校和学科在建设周期内的水平变化,体现成长增量及发展速度;可持续发展能力——考察高校和学科的结构布局、特色优势、资源投入、平台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及制度体系创新完善、治理效能等支撑发展的条件与水平,体现学校对办学根本使命的追求和发展潜力。

  张平文:《评价办法》突出“多元评价”,创新构建了高校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第三方评价组成的多主体评价,坚持水平评价与效益考核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按不同维度、不同类型,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等形式呈现,不计算总分,不发布排名,既有利于全面客观呈现综合建设成效,又有利于引导高校踏实推进建设。

  钟秉林:在评价方法方面,“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议相结合,既依据公开数据、可参考的第三方评价结果及监测数据进行定量评价,也针对建设高校与建设学科定期发布的进展报告、中期和期末自评报告、典型特色案例及其他写实性材料,组织专家进行定性评议。

  在评价主体方面,“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既落实高校自主评估基础地位,发挥同行专家指导咨询作用,又参考第三方评估的结果,构建由高校自我评价、专家评价、第三方评价构成的多主体评价。

  日常动态监测助力以评促建

  记者:“成效评价实行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相结合”,是此次《评价办法》的亮点之一。相比于单一的周期评价,加入日常动态监测对助力“双一流”建设有什么益处?

  瞿振元:“双一流”成效评价建立了常态化建设动态监测体系,主要由建设高校实时更新数据,同时集中政府和第三方数据,及时应用数据进行诊断预警和政策调整,及时纠偏治本。同时,把日常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结合起来,逐步形成监测、改进和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

  日常动态监测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它不仅可以尽量减少评价对学校的干扰,让建设高校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发挥主动性能动性,静心建设,久久为功,持续提高建设水平,还有利于社会各界了解和关心各个建设高校的发展动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钟秉林:“双一流”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建设过程。“双一流”建设目标的达成,不是靠行政发文“宣布”或学校自我“宣称”,也不取决于学生规模大小和学科布局结构是否综合。关键是要激发学校内生动力,集中精力抓好内涵建设,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优势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办学声誉得到国际学界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双一流”建设强调动态调整,坚持滚动竞争、优胜劣汰、注重持续改进的价值取向,明确将建设成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轮建设范围动态调整的主要依据。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减小支持力度。这有利于避免以往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身份固化和“贴标签”现象。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