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老师、家长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虽然有些欺凌事件已得到相应处理,但欺凌事件的重点在于预防和教育,而非事后解决处理。
为持续深入做好中小学生欺凌防治工作,着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教育部日前印发《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工作方案》,启动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排查,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小学生欺凌事件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生成长、学习环境。校园欺凌事件影响学生学习,对学习成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校园是书香之地,应是学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但校园欺凌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不良影响。如有的学生遭受校园欺凌后,惧怕去学校,严重影响学习生活,甚至导致辍学。有的受欺凌学生,因在学校长期处于害怕恐惧中,每天都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很难将心思用在学习上,可能会出现学习效率低下等情况。这些问题都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对学生的学习、成长非常不利。
校园欺凌事件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中小学生欺凌事件无论对施暴者还是受害者,都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甚至会改变一生的发展轨迹。近日,一名13岁女生在厕所内被两名女同学掌掴64次后晕厥,相关视频在网络热传,涉事学校校长被免职、责任教师被停课。某地一位18岁高三生从四楼教室跳下,经抢救无效身亡。据了解,该名学生生前常被一名同学辱骂。家属认为其跳楼与被同学辱骂有关。某省一所学校的初中宿舍,女孩被一同学连扇30多个耳光,被逼抽电子烟。此类校园欺凌事件对受害者心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对她们的身体健康也产生了威胁。中小学生正处在需要倍加照顾的年纪,身心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学校、老师、家长对可能发生的欺凌行为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虽然有些欺凌事件已得到相应处理,但欺凌事件的重点在于预防和教育,而非事后解决处理。学校层面要做到全面排查欺凌事件,及时消除隐患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置, 规范欺凌报告制度,切实加强教育引导以及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家长也要做到适时引导,帮助孩子解决心理疑惑,防止孩子通过欺凌的方式表现内心的不悦,或用伤害同学的方式达到任何目的。
做好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对学生高度负责的体现。学校、教师、家长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共同营造平安校园,让中小学生在校园内快乐地学习、成长、享受美好的学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