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并深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已经成为眼下高校教育工作的共识。然而,要让劳动教育走向深入,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高校还需要在理念观念上有所突破,打破以往的思维范式,推动从外在到内核的一系列转变。
加强并深化大学生劳动教育,已经成为眼下高校教育工作的共识。然而,要让劳动教育走向深入,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高校还需要在理念观念上有所突破,打破以往的思维范式,推动从外在到内核的一系列转变。
首先,要实现从“工具思维”向“价值思维”的转变。以往的劳动教育实践中,受限于“工具思维”,劳动教育常被窄化为劳动技能教育,倚重劳动技能的形成与掌握。
实际上,劳动教育内容广泛,不仅需要涵盖劳动技能、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态度的培养,更指向培育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获得的自我存在价值感。因此,新时期劳动教育理应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而开展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高校在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的同时,也要注重培育劳动价值观。
其次,要实现从“单一思维”向“融合思维”的转变。要明确这一观念:新时期高校劳动教育不是以往劳动教育的单一回归,而应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目标,结合新时期劳动发展特点与未来社会人才素质要求,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育人价值。
在课程建设微观层面,要破除“单一思维”下劳动教育课程要素间的壁垒,形成课程内的互相融合。一方面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融合的课程内容为支线,将劳动教育的核心价值包涵于课程各要素中,建立劳动教育的隐性课程链条;另一方面,要以劳动专题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劳动课程,形成显性课程链条。
在中观层面,要跨越劳动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间的鸿沟,实现“跨界融合”。实践性是劳动教育与其他课程最明显的区别,可作为“跨界融合”的契合点,整合到其他课程中去。将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分解、融合后渗透到其他课程之中。与此同时,凝练出其他课程中与劳动有关的素材、内容和形式,“复原”到劳动教育课程之中,从而实现“劳动+学科”的融合。在宏观层面,要摒弃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不同阶段的隔阂,创建一体化大劳动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层级内与层级间的融会贯通。
再次,要实现从“独立体思维”向“共同体思维”的转变。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协同。仅靠学校唱“独角戏”难以发挥多方力量的“共轭效应”。因此,劳动教育需要树立“共同体思维”,形成“家校联动、校社互联”的劳动育人共同体,打造“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充分挖掘“资源图谱”,提高“劳动+教育”的共振波。高校作为学生劳动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实施者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启蒙学校,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积极倡导家庭转变劳动观念,树立崇尚良好的劳动家风,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社会作为学生的劳动主战场,也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应深化拓展其在劳动教育中的渗透作用。一方面,要主动建设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激活各方资源“存量”;另一方面,要通过媒体宣传,营造积极向上的劳动气氛。
最后,还要实现从“惯性思维”向“规划思维”的转变。在目前高校开展的常态化教育环节中,我们已经能零星看到劳动教育的影子。这些环节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劳动品德,具有一定的劳动教育功能属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往往缺乏“规划思维”,只是在“点”的层面开展,并没有贯穿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尚未形成全面加强劳育的“面”。
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运用“规划思维”,将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这三者融为一体,前瞻性地创建高校劳动教育实施体系,构建劳动教育的时空生态链。高校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评估好各阶段课程教育的差异,保持劳动教育的连续性,把劳动教育结合到整个学习生涯中,全程准确把握劳动教育的层次性、动态性,确保劳动教育持续发展并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