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对冒名顶替、违规招生的监督检查力度逐渐加大,并积极建立相关制度对这种现象严厉打击。相信教育部应对冒名顶替违法行为愈加完善的制度可以让高考更加公平,更加阳光。

  一直以来,冒名顶替入学的事件在社会中时有发生。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日通过审议,对教育法修正草案拟进一步明确冒名顶替入学相关行为的法律责任。

  修正草案除加强了现有条款惩罚措施,还增加了对冒名顶替入学以及对允许、串通他人冒名顶替入学两行为进行惩罚的条款。新拟条款不仅对违法考生及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更将积极查处通过冒名顶替已成为公职人员或取得相关证书的违法者,给予其开除处分。每一位寒窗苦读十余载的学子,都希望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然而冒名顶替的行为却使懒惰的人轻易窃取他人的劳动成果,既影响了现代社会教育的公平性,又为社会发展前进埋下隐患。堵住“替别人上大学”这个蛀洞,不仅关乎个人利益,更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

  冒名顶替极大侵害教育公平。在山东省聊城的一个村子里,一个名叫陈春秀的女孩一直为考上大学而努力着,希望实现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2004年,陈春秀参加了高考,成绩过了专科线,但她却迟迟没能等来一封录取通知书。多年以后,在外打工的陈春秀依然抱有一个大学梦,选择了成人高考来弥补遗憾。但顺利考上大学的她却惊奇地发现,学籍信息中显示自己已于某全日制学校毕业。原来,她的学籍当年被人买走。就是这样一次不公平的冒名顶替入学,让陈春秀的生活完全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冒名顶替入学偷走的不仅是学籍,更可能偷走了一个努力上进的学子本该拥有的美好人生。这对于那些为美好未来不懈奋斗的人来说,是无耻的侵害和极大的不公平。

  冒名顶替严重影响国家利益。2019年,美国司法部指控了一场迄今为止全美最大的招生舞弊案,贿赂总金额高达2500万美元,被控方全部为全美排名前列的高校,就连常青藤名校耶鲁大学也赫然在列。那些“富翁家长”花大价钱为子女买来名校的入学名额,但是这些孩子并没有好好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自己。再想想那些足够优秀,却因为这些纨绔子弟而被拒之门外的真正的英才,这何尝不是一种冒名顶替?在创新作为驱动力的时代,试想,如果航天、互联网等需要高素质人才的尖端行业被越来越多名不副实的“蛀虫”腐蚀,那损失的将不仅是个人的名誉,更有可能是国家利益的巨大损失。

  近年来,国家对冒名顶替、违规招生的监督检查力度逐渐加大,并积极建立相关制度对这种现象严厉打击。相信教育部应对冒名顶替违法行为愈加完善的制度可以让高考更加公平,更加阳光。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