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没有什么课程是万能的,能让没有当过父母的人一下子变成教育专家,但是,掌握必要的知识,至少能让那些想成为父母的人知道将来将要担负的责任,提前规划和准备,减少“生育前草率”与“生育后焦虑”叠加而成的教育悲剧的发生。

  这些天,有人形容娱乐圈疯了,即使全国绝大多数老百姓都在关注疫情,人们依然会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吃瓜群众”,并被“瓜”“砸”到:“代孕”“弃养”……

  笔者不太关心娱乐圈明星的私生活——他们的做法自有法律和社会舆论给出公正的评判。笔者想说的是,难道当父母可以如此草率吗?

  很多人认为结婚生子“儿子变老子”是一件“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其实不然,成为父母可能不难,但是成为一名称职的父亲或母亲却不是一件易事——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强大的内心,同时也需要智慧。所以,有专家提出,中国的家长应该“持证上岗”。

  其实,是否“持证”并不是重点,重点是每个年轻人在成为父母之前应该对父母这个角色有理性的认识,了解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重点是身为父母之后他们仍要保持继续学习和思考的自觉。

  但现实是,太多人稀里糊涂做了父母,而成为父母之后又完全“跟着感觉走”,以至于,中国的家庭教育出现了两种极端。

  一种是“用力过猛式”家庭教育。

  孩子刚一出生,父母就想把所有的好东西一股脑儿地给了孩子,结果,好好的孩子养成了“宠物”,还没有经历风雨,就染上了“娇”“骄”之气,“说不得”也“碰不得”;之后,父母又开始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把能想到、能用到的力量强加到孩子身上,“鸡娃”的招数无所不用其极,结果,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就要用咖啡提神,本该生龙活虎的年纪却蔫头耷脑、暮气沉沉。

  另一种是“完全甩手式”家庭教育。

  这几天,有一件事一直在网络上发酵,B站的一个UP主孤单地病逝于自己的出租屋内,据传这个UP主很小的时候就被父母抛弃了。网上对于这个UP主的身世还有多个版本,人们也无法判别真伪,但是“被父母抛弃”却触到了很多人的痛点。

  绝对的“弃养”也许极端,但在中国的家庭中“丧偶式”甚至“丧父丧母式”的家庭教育并不少见,有些家庭父亲只管挣钱对孩子不管不顾,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职责全部扔给了母亲,有的家庭则是父母全去忙事业,把孩子交给上一代、甚至交给保姆来养育。

  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的不少挫折,是为父母曾经的草率和任性埋单。

  今年1月,备受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意味着,家庭教育将正式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

  这是好事。今后,父母该如何教育孩子、社会各方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已不只是“家事”,而是成为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的“大事”。

  笔者发现,不少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也在制定各地“十四五”规划时,提出要建立家长培训制度。

  应该说,没有什么课程是万能的,能让没有当过父母的人一下子变成教育专家,但是,掌握必要的知识,至少能让那些想成为父母的人知道将来将要担负的责任,提前规划和准备,减少“生育前草率”与“生育后焦虑”叠加而成的教育悲剧的发生。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