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布了2020年毕业生质量报告,其中的毕业生薪酬情况备受关注。尤其是“某大学毕业生平均年薪18万元”一经发布,立刻点燃了舆论,在各网络平台不断被讨论。

  近日,多所高校陆续发布了2020年毕业生质量报告,其中的毕业生薪酬情况备受关注。尤其是“某大学毕业生平均年薪18万元”一经发布,立刻点燃了舆论,在各网络平台不断被讨论。

  如果一位大学生刚毕业就能拿到18万元年薪,大家大多会表示赞扬和崇拜;假如一所大学一届毕业生的平均年薪能达到这个数字,更多的会是惊讶与感叹。毕竟,对于相当多工作许多年的职场人士来说,将近18万元的年薪都是非常可观的收入,甚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惊叹”同时,这一数据也催化着部分大学生的焦虑。很多外校学生会感叹一句“不愧是别人家的大学”,本校学生也纷纷表示“我拖学校后腿了”“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强”。压力、迷茫,是这些留言共同的“旁白音”。

  按照心理学的观点,人一生的焦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同辈比较”以及“对未来的未知”,倘若二者叠加,焦虑指数也会飙升。很多大学生对未来的工作、生活等还处于摸索阶段。此时,一份毕业生平均年薪数据摆在他们面前,在对自己与他人的反复对照中,他们难免会感到压力,甚至自卑。

  不过,对该数据的准确程度还是要打上一个问号。该校2020届共有8161名毕业生,调查问卷的最终有效样本为3709个,仅为45%。样本本身也不符合随机抽样与分层抽样的原则,据相关负责人透露,部分毕业生未反馈薪酬数据,而部分高薪酬的毕业生则较主动填写了数据。如此看来,这一数据不能说完全准确。

  就算数据真实可靠,一个数字真的能定义毕业生的生活吗?薪酬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作为生活中的有机存在,它与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压力等都息息相关,不该被作为单一的量化数据来比较。

  在当下,数据无处不在,一切皆可量化,就是相亲见面前也要问一句,“您给自己颜值打几分?”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数字作为一种媒介,也建构了我们的思维范式与看待世界的尺度,殊不知,数据在呈现“真实”的同时也在消解“真实”。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年收入20万元,一定比在三线城市年收入10万元生活质量更高吗?想必答案很复杂。

  数据作为孤立、单薄的存在,无法呈现复杂、多元的真实生活;同时,数据是一条只有“高与低”的单向度轴,截除了更多元的选择与更丰富的追求;而同一个数据之下,也有着千姿百态的人生。倘若沉迷于对数字的追求,便很容易忽视自身的独特性与真实需求,这便是“数据催生焦虑”的重要原因。

  就像在就业时,薪资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有人选择“旱涝保收”的稳定,有人喜欢“朝九晚五”的轻松,有人想要“体面大方”的声誉,也有人投身基层,或是扎根贫困县、贫困村,为使命奋斗,为理想躬行。

  同专业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出路,不同专业的发展方向与“钱景”更是存在差异,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性格、追求、向往也各有不同。与其纠结“毕业生年薪”的数字,不如先想想自己想要什么、自己适合什么。毕竟,薪酬可以量化,生活却不可以量化,你不是任何平均数据之下的样本,你只是独一无二的真实自己。到那时你会发现,“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仅仅是一句鸡汤。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