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管理信息化这个概念很早就提了出来。在19年前的2002年,教育部就发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当然,那时的着眼点还在以网络为基础的连接及行业标准制定衔接上。  时代在变迁,技术在更迭,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在不断变化着。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的支撑下,教育管理信息化已经迈进了通过数据的即时性、精准性与可视化所呈现的智慧决策与个性服...

  教育管理信息化这个概念很早就提了出来。在19年前的2002年,教育部就发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当然,那时的着眼点还在以网络为基础的连接及行业标准制定衔接上。

  时代在变迁,技术在更迭,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在不断变化着。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的支撑下,教育管理信息化已经迈进了通过数据的即时性、精准性与可视化所呈现的智慧决策与个性服务时代。

  如今从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角度来看,技术本身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作为信息化治理主体的高校以及科学决策主体的决策人还没跟上时代的脚步。

  “三分天下”还是“一以贯之”

  在常熟理工学院信息化办公室党委书记先晓兵看来,当前,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撑下,数字校园迅猛发展,应用极大丰富,大学现代化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高校的数字化管理理念、管理思维、管理体制并未做出适应性的变化与调整,高校管理信息化充满挑战。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恰逢其时。

  以高校管理和服务两大维度为基本抓手,以数据驱动为根本动力,以系统整合、协同治理、数据治理(共享)、管理服务(一网通办)作为关键切入点,强调专业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和监督评估机制,确立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对于2025年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的勾勒,对未来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采访中,不少网信部门领导对于教育管理信息化在高校信息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很值得玩味,有人认为,管理信息化虽然是“老前辈”,却与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在高校信息化中“三分天下占其一”,在《通知》中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管理信息化的“分工”,也就是支撑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

  当然也有人认为,教育管理信息化无所不在,是教学信息化和科研信息化的底层逻辑,是“一以贯之”的关系,你能想象教学信息化没有教务安排和学籍管理吗?同样,你能想象科研信息化没有实验室管理和科研评价吗?这些无疑都需要管理信息化的支撑。

  这种讨论的意义在于,在关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教学和关乎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的科研日益重要的今天,高校应该在管理信息化方面投入多大的精力和人力物力。

  而对于具体负责的高校网信部门来说,面对日益复杂的数据孤岛困局,搞清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以及交叉部分的意义也许对于自身工作开展的意义更为重大。

  决策维度:通用性还是个性化

  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路径,但如何实现,值得探讨。

  教育管理信息化经过归纳整理的数据对于科学决策到底有没有用?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以最简单的数据为例,一个高校的杰青等年轻人才称号的人数多少以及与其他学校的对比,可以让高校领导对于自己学校的学术后备人才家底以及在众多高校中的位置心中有数,而这直接关系到学校科技创新的后劲和爆发力;而类似年轻人才近五年的学术成果呈现占比以及与其他高校的对比也可以使得该项人才的科研贡献率一目了然。

  虽然科研产出不能类比于工厂的生产效率,但是对于高校的领导来说,通观全局并查缺补漏,寻找问题的最优解却是必须随时了然于心的功课,比如贡献率到底是科研水平问题、待遇问题、试验环境问题、亦或是后勤保障问题,可以继续深入调查下去,并得出解决管理还是科研问题的结论。

  通过这个小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管理”维度上,起到真正作用的是人,或者说,是决策人对于信息化的熟悉程度和理念水平。

  同样一份财务报表,可以变为深谙财务之道的职业经理人的管理和运营利器,也会成为不懂财务的职业经理人的冗余信息,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所产生的精确数据和画像对于高校科学决策的意义可与之类比。

  信息化决策的主体是人,决策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信息的获取程度,教育管理信息化所产生的精确数据和具体画像的价值正在于此。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每个决策人的经验决策受限于自身的经历、智商、思维模式、价值观等内容,极具个性化,因此其所需要的信息内容也具有不同层次、维度和深度。

  这就如同“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问题,到底是决策人要求信息化部门以及厂商在管理信息化进程中提供个性化内容,还是信息化部门以及厂商主动提供个性化内容呢?

  乍一看,前者理所应当,后者貌似无理,没有需求如何提供服务呢?但实际上,在现实场景中,大部分学校各相关决策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些什么数据,而信息化部门以及厂商受限于全局、高度与实际情况,也只能主要供给通用内容,虽然双方都在提“科学决策”,但到底提供的是切实可行的决策数据还是冗余数据,其中隔着一条鸿沟。

  因此,从教育信息化的“管理维度”而言,提升高校管理层的信息化素养是当务之急,更是重中之重,将成为未来大学实现现代化治理的关键。

  因此就要求高校各相关决策者能够从业务实际出发,提出自身科学决策的个性化数据需求。从而打破信息化需求的“双盲”状态,开启高校管理信息化的良性循环。

  而信息化部门和参与厂商更要主动作为,不能继续处于“你提需求我来满足”的被动局面,无法理解和把握用户真实诉求。

  高校之间千差万别,普适性的模板化体系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必须真正熟悉高校的各项业务,认真学习归纳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经验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接地转化,才能为高校管理信息化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可能。

  服务维度:堆数字还是真需求

  作为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抓手,高校“一网通办”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今“一网通办”是不是进入了深水区,见仁见智。但容易“通办”的都已完成,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则是很多高校网信办领导的共识。

  然而,随着难度越来越大,类似于军令状一样年内再打通几十项或者落实几百项“一网通办”内容却依旧是重要工作,这使得有些高校不得不开始堆“数字”,这就成了舍本逐末。

  虽然“一网通办”的难点在“通”,即破除数据孤岛;但关键却在“办”,即便利师生。

  华南理工大学副首席信息官兼网信办主任陆以勤就注意到,不少高校的“网上办事大厅”短时间内就上线200多项甚至更多业务,但这些业务到底使用效能如何?有没有业务摆在网上无人问津?却缺乏认真考量。

  这种现象说明有些高校的管理信息化工作脱离了用户的真正需求。同时,来自于师生方面的真实需求又该如何及时获悉、反馈和实现,这些都是跨越当前“一网通办”深水区的重要课题。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之前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规定中涉及到的“公共服务”,此次《通知》中特别提到了“个性化服务”,即探索基于大数据的用户行为分析,为广大师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这无疑对高校的师生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各高校网信部门可以重点关注的突破点。

  作者:王世新

  责编:项阳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