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时代背景如何?与以往的文件相比,侧重点有何不同?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有何影响?  在接受《中国教育网络》杂志采访时,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主任侯孟书指出,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导致教育管理信息化重复性建设严重、信息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亟需一个主导者统筹协调,制定管理信息化相关规范和标准,并提...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时代背景如何?与以往的文件相比,侧重点有何不同?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有何影响?

  在接受《中国教育网络》杂志采访时,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主任侯孟书指出,由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导致教育管理信息化重复性建设严重、信息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亟需一个主导者统筹协调,制定管理信息化相关规范和标准,并提供适度超前的示范建设案例。


侯孟书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中心主任

加强管理信息化正当其时

  《中国教育网络》:您如何理解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内涵,您认为当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侯孟书: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教育管理信息化则是基于网络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等,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可以使决策更加科学、管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精准。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包括建设了教育科研网、建成了国家省市教育数据中心、教育系统异地灾备等重要基础设施,教育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建设也大规模展开,教育管理信息化队伍建设初见成效。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如信息化投入不足、技术人才储备不够、数据效能发挥不充分、以及网络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等。

  此外,规范和标准的缺乏也制约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教育部于2002年发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然而,随着新需求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应用,之前的标准已很难适应当前的教育管理信息化。

  今年教育部的14号文件《高等学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中对数字校园的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应用服务、网络安全和保障体系等方面规定了通用要求。

  该规范对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起到了指导作用。但该规范还缺乏相关标准的支撑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对当前高校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有哪些启示和影响?

  侯孟书:在该《通知》之前,教育部专门针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出台的文件主要包括:2013年7月发布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以及2013年8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等。

  在此基础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联合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于2014年10月发布了《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

  总体看来,《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相关内容与以往的文件区别较大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通知》强调了信息系统的深度整合,而之前的文件强调建立数据中心和五级应用;

  第二,《通知》强调了数据治理、共享和分析,之前的文件则强调打通数据孤岛;

  第三,《通知》强调了管理服务流程再造,通过一网通办更加便捷地服务师生。

  之前的文件强调管理的信息化而不是服务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是面向管理业务的,而服务信息化是面向师生需求的。

  《通知》对当前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启示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为高校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加强顶层设计、加快信息系统整合、发挥数据效能、创新管理服务方式,以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其次,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教育管理正在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演进。

  《通知》从数据规范管理、数据开放共享、数据质量保障和数据管理效能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为高校提升数据管理水平提供了指南。

  最后,《通知》发布于“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对于高校“十四五”信息化规划起到了很好的纲领性和指导性作用。因此,我认为《通知》的发布正当其时。

从应用出发打通数据孤岛

  《中国教育网络》:《通知》提出,要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统筹协调,优化信息系统供给模式,提高教育数据管理水平,在这方面电子科技大学有哪些举措和实践?

  侯孟书:加强统筹协调是指体制机制建设,优化信息系统供给模式是指内容建设,而提高数据管理水平则是数据治理的范畴。

  针对数据治理,

  电子科技大学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了数据交换中心,通过数据交换中心实现业务系统的互通互联;

  二是以网上办事大厅为抓手,建立数据标准,促进数据共享;

  三是打造教师和学生一张表,以应用驱动数据治理,发挥数据效能。

  通过数据治理,促进了服务个性化。

  服务个性化是数据驱动的面向个体的主动服务。学校一是从用户数据出发,根据用户的角色适配应用系统界面、推送教育资源。二是从学校数据出发,通过数据分析,实现管理服务的个性化,如对学生的“奖助勤贷补免”。

  通过数据治理,提升了服务能力。

  首先,减少管理服务前置条件。例如,申请学校邮箱时,免去了身份证复印件、学院证明等资料的提交。师生在网上办事大厅提交申请,工作人员通过人事系统的共享数据进行资格审核,并开通邮箱。

  其次,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例如,师生出国交流,此前需要到学校多个相关部门办理手续。而现在师生只需在网上办事大厅里发起申请,即可在线办理出国手续,缩短了办理时间,极大地方便了师生。

  通过数据治理,促进了新业务应用快捷搭建。

  基于学校数据中台,可以便捷地构建新的业务应用。以近期的疫苗预约为例,我们仅用24小时就开发出了相关应用,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电子科技大学网上服务大厅

  《中国教育网络》:电子科技大学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如何,未来如何规划?

  侯孟书:作为一所具有电子信息优势的学校,电子科技大学历来重视信息化建设。

  目前,学校已建成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共享数据平台等支撑平台,并围绕业务构建了财务系统、教务系统、人事系统等信息系统。以网上办事大厅为抓手,打通了业务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

  同时,通过师生一张表的建设,加快数据治理,强化数据应用,进一步发挥数据效能。此外,信息中心与学校办公室、财务处、审计处等部门协作,加强了内控信息化工作。

  而作为一所西部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与头部高校仍存在较大差距。面向“十四五”,学校将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着力打造网络空间、数据空间、教学空间、科研空间和服务空间等5个空间,加强统一运维和网络安全保障,在校园网与5G融合、数据中心建设、数据治理和效能发挥、业务应用系统上云、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发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

鼓励多元参与发展应用生态

  《中国教育网络》:教育管理信息化强调多元参与应用生态的建设,在这方面应该做好哪些重点工作?

  侯孟书:首先,应在主管部门指导下,成立教育管理信息化主导性组织,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和标准。

  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中存在重复性建设、规范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亟需在主导性组织的统筹协调下,建立管理信息化规范和标准、国家层面的管理平台、云上业务系统,乃至发布白皮书提供适度超前的信息化建设示范案例。

  其次,要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在资源、能力上是互补的,只有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生态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高校与企业可以成立联合机构,如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技术联盟等,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二是高校与企业开展面向未来的标准、产品和系统研发,发布白皮书,指导高校信息化建设。

  最后,建立师生参与机制。师生作为教育管理信息化的主体,是应用生态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通过建立相关参与机制,如发布信息化建设课题、设立信息化竞赛等,充分发挥师生的聪明才智,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

  《中国教育网络》:《通知》此次明确提出,要打造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精简高效的专业队伍,在这方面学校应如何做?

  侯孟书:高校信息化队伍有以下特点:一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懂高校的业务,又要技术精湛;二是学习型人才,新技术层出不穷,信息化人必须善于学习新知识。当前,信息化队伍建设的难点主要是由于编制、待遇等问题,导致难以留住和吸引人才。

  学校信息化队伍建设不同于企业信息化队伍建设,队伍流动性不强,因此更应注重内部培训。

  电子科技大学在信息化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设立了“教师发展论坛”,旨在提高信息化队伍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论坛是开放的,既可以分享工作中的研究心得,也可以分享新技术如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二是开展读书报告会,旨在增强信息化队伍的综合能力。读书报告会不设主题,可以分享技术方面的书籍、也可以分享生活方面的书籍;

  三是鼓励信息中心人员参加各种信息化会议,旨在更新观念,进前沿,入主流。只要是信息化研讨会,个人提出申请,科室负责人同意即可参会,免去以前层层审批的手续;

  四是表彰先进,旨在增加凝聚力,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在信息中心开展评奖评优活动,以表彰工作业绩突出的团队和个人。

  教育管理信息化相关文件

  2002年,教育部发布《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旨在推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向规范化和健康化方向发展。

  2012年,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管理信息》等七个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旨在建立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保障教育信息化健康有序发展,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

  2013年,教育部发布《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总体方案》。旨在加快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保障系统的运行维护和全面应用。

  2013年,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发布《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提出尽快建成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两级建设,推动五级应用。

  2014年,教育部发布《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指南》。阐明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教育机构在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格局中的权责。

  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应用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推进教师管理信息化,优化教师工作治理体系,提升教师工作治理能力。

  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通知。提出以数据为驱动力,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推动教育决策由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教育管理由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转变、教育服务由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变,以信息化支撑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5年,新时代教育管理信息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信息系统实现优化整合,一体化水平大幅提升,数据孤岛得以打通,“一网通办”深入普及,多元参与的应用生态基本建立,教育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个性化水平全面提升。

  记者:郑艺龙

  责编:项阳

中国教育信息订阅号二维码
中国教育信息微信服务号